|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母亲的小木匣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母亲的小木匣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1/27 1:28: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母亲今年84岁了,住在淮南市寿县板桥镇上。母亲一生接触过的小物件数不胜数,但她最钟爱的是一个桔红色的小木匣。这个小木匣是母亲当年出嫁时外婆送给她的嫁妆,用名贵的檀香木做成,上下两层,共6个小盒子,光滑润泽,精致玲珑。

40年前,母亲在小木匣里面装着的,是一沓沓布票、粮票、油票、肉票、糖票、煤票、肥皂票等等。那时候,什么都是凭票供应,每一张票对家庭来说都很重要,没有票,就可能吃不上肉、穿不上衣、点不上灯。拥有这些票证的多少,甚至还能看出一个人、一个家庭的身份和社会地位,且不说城市与农村不同户籍或家庭在享有这些票证种类和数量上的悬殊,即使家住同一城镇的人,那些经常能弄到一斤白糖、一块手表、一条名烟等等购买券的人,都绝非等闲之辈。难怪母亲先前是如此看重这些票证,将它们用陪嫁过来的本应是盛贵重饰物的小木匣装着,存放在大立柜里上了锁的抽屉的深处。

说来也怪,小木匣到了我手里,却慢慢地变得空荡了。首先从木匣中消失的,是曾一度决定中国公民“衣食住行”首位的布票。接着,糖票、肉票、肥皂票等等,也先后从木匣中消失掉了。由于饮食结构的改变,使得曾经身价百倍的粮票一落千丈。随着液化石油气进入厨房,令煤票一夜之间形同废纸。

然而,空寂下来的小木匣并没有退出我们的生活,它开始了与另一类东西结伴为伍。首先与它为伴的是,我安徽师范大学毕业的红彤彤的文凭,接着是我和爱人的金字红绸封面的结婚证和独生子女证,以后陆续进入匣中的有外出旅游下榻宾馆时不可缺少的居民身份证,有体现政治民主、履行公民权利的选举证和我的市人大代表证,有数额不断增长的储蓄存折、银行卡,有体现老百姓福祉的医保卡、社保卡,还有休闲娱乐的健身卡……
前不久,我回安徽老家接母亲来海南过冬。母亲临走时特地从大立柜里拿出她的宝贝——小木匣,说是要一起带走。母亲用手抚摸着小木匣,今昔对比,感慨万千,不禁随口说出了一段打油诗:“小小木匣变化大,党的政策顶呱呱,幸福生活人人夸,百姓心里乐开花。”(李本华)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