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啃下行蓄洪区脱贫攻坚“硬骨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啃下行蓄洪区脱贫攻坚“硬骨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7/25 8:55: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既是重大的政治任务,也是重要的民生工程。2018年是我市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之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确保寿县今年顺利摘帽。

寿县的寿西湖、瓦埠湖两大行蓄洪区涉及18个乡镇123个行政村,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情况复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群众就业创业能力相对滞后。行蓄洪区的脱贫攻坚是“难中之难”“坚中之坚”,对寿县而言,没有行蓄洪区的脱贫攻坚就没有全县的脱贫,没有行蓄洪区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县的全面小康,寿县正在举全县之力,啃下这块脱贫攻坚的“硬骨头”。

变“民生洼地”为“生态宜居高地”

“终于不用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了,现在俺们也能住上干净漂亮的楼房了!”提起搬迁后的生活条件,寿县窑口镇粮台村后圩村民王道库对记者赞不绝口。

以前,王道库的家住瓦埠湖岸边,地势低洼,三面环瓦埠湖、陡涧河,每年一到雨季,他就开始担心受怕,夜晚都不敢睡觉,如今,他搬进了优美整洁的窑口镇和谐园居民迁建小区,困扰他的问题得到了根治。

“我们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招标、统一施工、统一筹资、统一分配’的方式组织实施,有序组织推进,避免了分散建,离水近、再被淹,避免了摊大饼、多占地,避免了水、电、路、多投入。”窑口镇相关负责人介绍。

寿县在安居保障上全面落实“减总量、优存量、建新村、分步走”的要求,完成搬迁11066户,占计划的97.2%;完成老房拆除11251户,占计划的98.8%。

基础设施欠账是困扰行蓄洪区脱贫攻坚的最大短板。寿县在规划引领上相继编制完成行蓄洪区农村饮水安全规划,制定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电力和通讯设施建设、基本公共服务等一系列方案,把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一次性规划到位,坚持无规划不建设。

在水利项目建设上,投资25亿元,实施淮干正峡段行洪区调整和建设工程,加固3座保庄圩,就地保护20370户、70086人。投资1.1亿元,实施瓦埠湖提水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和万小河治理工程,改善灌溉面积33.5万亩,治理河道12公里。投资5亿元的九里保庄圩,就地保护9266户、34773人。投资2108万元,解决行蓄洪区内16个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实现贫困村自来水全覆盖。

在道路设施建设上,投资3.3亿元的寿六路寿县段升级改造工程加快建设,投资3亿元实施农村“四好”公路500公里,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在供电设施改造上,计划总投资9458万元,新建变电站1个、改造1个,35千伏线路4条、44公里,10千伏线路289公里,供电半径、户均容量、供电可靠性和能力将大幅提升。

在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上,出台行蓄洪区农村环境“三大革命”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投入5000万元,全面实施行蓄洪区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投入2400万元,加快推进全县2万户行蓄洪区改厕任务;投入5000万元,全面启动行蓄洪区生活污水治理,完成污水处理站和主管网工程建设。

变“蓄洪低地”为“产业发展宝地”

位于寿县涧沟镇的楚淮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积极开展“百社帮千户”精准到户工程,以“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养殖模式,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在生产过程中推广“五统一”,在生态养殖示范园内改扩建部分羊舍,为贫困户提供养殖基础设施,打造“楚淮脱贫养殖园中园”。

家住涧沟镇蒋庙村的朱运涛是个养了30多年羊的老羊倌了,也是“百社帮千户”的养殖扶贫对象。朱大爷告诉记者,他养了30多只羊,与合作社的纯种波尔山羊配种后一年能生产两窝,杂交的羊体型大、长得快、肉质好,正常8个月的羊5个月就能出栏,原来每只羊价值六七百元,现在杂交的能卖上千元,每年就能为他带来3万元的纯利润。

行蓄洪区的农业底子不好,发展各种特色产业成了脱贫攻坚的主要路径。寿县为了推进特色种养业,加快发展行蓄洪区适应性农业,着力实施稻渔综合种养等十大主导产业,重点推进“四带一自”模式,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2亿元,安排产业扶贫项目682个,带动扶持6906户贫困户发展产业,目前行蓄洪区贫困村特色种养业项目覆盖率100%。投入7200万元,在行蓄洪区18个乡镇分别新建一座产业扶贫车间,可吸纳近千名贫困人口就近就业。

与此同时,在行蓄洪区117个行政村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全覆盖的基础上,对区内38个村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村,又分别新建一座村级光伏扶贫电站,今年6月份已实现并网发电,村均增收5万元。充分发挥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放大效应,完善行蓄洪区内各乡镇物流体系建设,实现行蓄洪区117个行政村电商网点全覆盖。积极鼓励“掌上寿州”、新农宜嘉等寿县本土电商企业收购农产品,今年实现农产品网上交易额1050万元,力争全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1亿元以上。

依托安丰塘、古城、八公山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打好文化资源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创建省级优秀旅游乡镇2家、红色小镇1家、省级以上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4家,通过旅游扶贫带动410户贫困户、1190人稳定脱贫,户均增收3732元。特色种养业、光伏扶贫、电商扶贫、旅游扶贫齐头并进,昔日的“蓄洪低地”一跃成为“产业发展宝地”。

脱贫攻坚,打的是硬仗。越到最后攻坚阶段,剩下的越是难啃的硬骨头。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保证脱贫质量,才能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色更亮。相信在寿县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实现蓄洪区乃至全县的脱贫目标指日可待。(记者 周莹莹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