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智慧的宝库。任何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根植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7月3日,正值暑期,淮南市妇联开展“放飞中国梦 高歌新时代”关爱留守儿童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带领来自田家庵区等县区的54名留守儿童参观淮南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及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1938年,日军侵占大通煤矿。在随后的7年间,日寇施行法西斯统治,采用“以人换煤”的手段,疯狂掠夺我国煤炭资源,造成17000多人死亡,7000多人伤残。死难矿工被抛弃在荒山脚下,后经挖坑等掩埋,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为了揭露日寇的滔天罪行,世世代代勿忘国耻,1968年,安徽省将“万人坑”建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留守儿童们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依次参观了“万人坑”遗址、教育馆图片展厅及秘密水牢等。展出的是历史,撕开的却是中华民族滴血的伤口。一具具惨白的尸骨、一幕幕惨绝人寰的画面、一幅幅军民奋起抗敌的斗争图片……让所有留守儿童被这以“生与死“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怀着沉重的心情向遇难者默哀。
“我是第一次来参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场景让人震惊。”来自谢家集区第九小学三年级学生隗民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之前他从电视和家人口述中了解过相关历史,但此次在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近距离接触历史遗迹,对他的触动依然很大,让他对这段被侵略的历史印象更加刻骨铭心。这里展示的侵华日军进行大屠杀的累累罪证实在太震撼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作为学生,我们一定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不被欺侮。”
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学校解说员的引领下,留守儿童先后参观了禁毒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地震科普馆、环境教育馆、国土资源教育馆五个主题展馆。展馆通过实物和图片及投影等现代媒体的播放,向孩子们展现了毒品和邪教对人类和社会的巨大危害,同时科普了地震、环境和国土方面的知识,留守儿童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据悉,这次活动旨在让这些困难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端品行,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增添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动力。
图:留守儿童参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
(记者 孙鸿 编辑 汤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