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淮南54名留守儿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淮南54名留守儿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7/5 7:20:1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历史是智慧的宝库。任何民族、国家的发展都必须根植于自身的历史文化传统之中。7月3日,正值暑期,淮南市妇联开展“放飞中国梦 高歌新时代”关爱留守儿童暨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带领来自田家庵区等县区的54名留守儿童参观淮南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及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

1938年,日军侵占大通煤矿。在随后的7年间,日寇施行法西斯统治,采用“以人换煤”的手段,疯狂掠夺我国煤炭资源,造成17000多人死亡,7000多人伤残。死难矿工被抛弃在荒山脚下,后经挖坑等掩埋,形成了白骨累累的“万人坑”。为了揭露日寇的滔天罪行,世世代代勿忘国耻,1968年,安徽省将“万人坑”建设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大通万人坑教育馆,留守儿童们认真听取讲解员的讲解,依次参观了“万人坑”遗址、教育馆图片展厅及秘密水牢等。展出的是历史,撕开的却是中华民族滴血的伤口。一具具惨白的尸骨、一幕幕惨绝人寰的画面、一幅幅军民奋起抗敌的斗争图片……让所有留守儿童被这以“生与死“为主题的悲苍景象所震撼,怀着沉重的心情向遇难者默哀。

“我是第一次来参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场景让人震惊。”来自谢家集区第九小学三年级学生隗民飞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之前他从电视和家人口述中了解过相关历史,但此次在大通万人坑教育馆近距离接触历史遗迹,对他的触动依然很大,让他对这段被侵略的历史印象更加刻骨铭心。这里展示的侵华日军进行大屠杀的累累罪证实在太震撼了,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历史课。作为学生,我们一定要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只有祖国强大了,我们才能不被欺侮。”

在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在学校解说员的引领下,留守儿童先后参观了禁毒教育基地、反邪教警示教育基地、地震科普馆、环境教育馆、国土资源教育馆五个主题展馆。展馆通过实物和图片及投影等现代媒体的播放,向孩子们展现了毒品和邪教对人类和社会的巨大危害,同时科普了地震、环境和国土方面的知识,留守儿童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据悉,这次活动旨在让这些困难留守儿童在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增才干、端品行,增进爱党、爱国、爱家乡的情感,增添报效祖国、努力学习的动力。

图:留守儿童参观大通万人坑教育馆

(记者 孙鸿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