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普及应急救护 守护生命安全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普及应急救护 守护生命安全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5/18 1:34: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红十字“救”在身边——
普及应急救护 守护生命安全

群众性应急救护是指在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突发急症的事发现场,在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之前,现场的人在第一时间及时正确有效地施救。它与专业医疗机构救治有着密切关联和区别,其特点是强调三个“第一”:

第一现场:事发现场;第一时间:救命的黄金时段,一般在4分钟内,争分夺秒抢救伤病员,此时时间就是生命,专业救援人员还未到达,这一时段救命至关重要;第一反应人:事发现场的人或第一个到达的人,但必须经过应急救护系统专业培训掌握基本救护技能的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徒手施救、组织开展自救和互救。及时正确有效的群众现场应急救护可以说是为120等专业医疗机构打前站,是保命的救护,为下步专业救治争取了时间,打下了基础,保护了生命,减轻了伤害和致残。

那么,普通群众一旦遇到突发事件、意外伤害、突发急症,怎么来施救呢?我们总结了现场救护十法则:一是要沉着、冷静、细心、迅速、正确、有效,绝对不能慌乱;二是要立即通过目测观察做好现场安全评估,保护自己,不盲目施救,不做无谓牺牲,确保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就地施救,如火灾现场的火势、风向、浓烟、建筑物是否要坍塌、玻璃是否爆裂、是否有易爆危险品等,溺水观察风向、流向、流速、水域、水的颜色、是否有杂草、旋涡、自己的水性、是否有可用的救援物品等,交通事故现场是否有易燃易爆车辆、是否放置了警示标志等,地震现场倒塌的废墟牢固情况、建筑物是否摇摇欲坠、是否有裸露的电源、注意余震等;三是要先判断再施救,初步判断伤情,检伤分类,分清轻重急缓,及时大声向周围的人呼救,及时拨打120、110、119、122等救援电话;四是先抢后救,边抢边救;五是掌握救护“顺序”:先救命后救伤,先救“上”后救“下”(按头、胸、腹、四肢),先救近后救远(先救离自己最近的重伤员,避免来回折腾耽误宝贵的救命黄金时间),先救“静”后救“动”(先救没有意思和反应的,再救有动静的);六是先止血后包扎再固定妥搬运,有大出血的一定要立即止血;七是在环境安全的情况下,不要随便轻易挪动、拉、扶不明伤害的伤者;八是尽快心肺复苏(指对没有意识的伤病员),不轻易放弃,坚持就有希望;九是及时组织调动现场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无伤救有伤,轻伤救重伤,展开自救互救;十是做好现场心理、情绪安抚、有效控制局面。 

图: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普及现场(本文文字、图片均由市红十字会提供)

(本网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