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再大的暴雪也压不倒扶贫车间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再大的暴雪也压不倒扶贫车间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5/9 9:34:2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好人、凤台食用菌产业园群体抗雪灾纪实

还记得年初的那场暴雪吗?在那场灾害中,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好人好事。最新评选出的一批淮南好人,都是在那场暴雪中的英雄。

1月4日,位于桂集镇的凤台县食用菌产业文化园遭遇大暴雪,园区建有300多个香菇大棚,其中有176个是政府为全县38个贫困村建设的扶贫车间和辅助车间,关系1000多贫困人口的脱贫工作,情况万分紧急。凤台县食用菌产业文化园的员工们紧急行动,让大棚经受住了暴雪的考验,最大限度地保住了公司财产安全。

近日,因凤台食用菌产业园群体抗雪灾保财产的义举,他们集体被评为了淮南好人。

先公后私的胡牧

1月4日,位于桂集镇的凤台县食用菌产业文化园遭遇大暴雪,面对大暴雪,园区负责人胡牧,临危不乱,迅速组织了200多人的抢险队伍,冒雪购置除雪器材近20万元,有条不紊地对园区300多个香菇大棚进行加固除雪。雪越下越大,胡牧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个园区300多大棚中有93个是政府投入为全县38个贫困村建的扶贫车间,还有扶贫车间的辅助车间83个。这是38个贫困村的集体资产,是1000多贫困人口脱贫的希望!一定不能有损失。于是,他调动人力、物力,首先对100多个扶贫车间进行紧急加固、反复除雪施救,经过一整天的奋战,100多个扶贫车间完整屹立在大雪中。扶贫车间是保住了,可是他自己投资的100多个大棚,却被大雪压坏了30多个,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

驰援不畏险的杨业海

由于人手不够,胡牧打电话给做大棚生意的杨业海寻求帮助。杨业海二话没说,天没亮就带着六辆越野车,30多个小伙子直奔大棚。杨业海用他多年的经验一边指挥着弟兄们加固大棚,一边拿着手电钻亲自加固。两天一夜的奋战,300多大棚得到全部加固。胡牧感动的不知说什么好,安排好饭店,备好了资金感谢杨业海和他的弟兄们。杨业海说:“胡总,您这样做太外了,莫说我们是朋友,就是陌生人,救灾我也不能收费,更不能去大吃大喝,这是我们应该做的。”话音刚落,手机响了,他父亲打来电话告诉他,家里的2000多平米的车间厂房,被雪压塌了。杨业海回答说:“老爸,别急,天晴了我来修复”。随后,杨业海等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往另外一个基地救灾。

受伤不下火线的王德光

大王村农民,71岁王德光加入了抗雪救灾的队伍中。雪越下越大,棚顶雪厚度已超40多公分,大棚承重已达到极限,非常危险。王德光不顾个人安危,拿起撑棍,震动大棚,让雪快速滑下。王德光用尽全身力气震动大棚,一块块厚厚的雪块滑落下来,大棚升高,突然一根钢管撑柱斜坡倒了下来,砸在王德光的头上,鲜血流了下来,公司安排好车要送王德光去县医院治疗,王德光说,没啥,这镇上有医院,我自己去包一下就行,你们快点扒雪救大棚。随后,王德光把头包了一下,带个帽子,下午又来参加抗雪抢险。可他家里500多平方米的车棚被压塌了。

不让须眉的好大姐程龙侠

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55岁的程龙侠在这次特大暴雪抢险中,她的事迹传为佳话。作为公司的高管程龙侠带领公司100多名女工奋战在第一线。她把女工分成5个小组,发放除雪工具,进入紧张地除雪大战。雪越下越大,棚间距的雪厚超过了1.5米,给大棚清雪带来了极大难度。程龙侠组织女工,从大棚内部震动除雪,经过10个多小时的奋战,程龙侠所管辖的50多个大棚脱离了危险。刚想松口气的程龙侠听到有人呼救:“快来人,这边大棚要倒。”程龙侠赶紧带着队伍迅速赶过去,又经过10多小时的紧张抢险,300多大棚,270多个安全无恙。巾帼不让须眉程大姐在特大暴雪面前,不惧危险,在抗雪救灾中坚持战斗了近30小时。

关键时刻好党员陆辉

灾情不容怠慢,在千钧一发之际,30岁的党员陆辉,冲锋在前。他带领救灾小分队,抢险自救,让公司300多大棚经受住了暴雪的考验,最大程度地保住了公司财产安全。

凌晨2时,雪越下越紧。应对突如其来的灾情,陆辉带领公司抗雪抢险小分队,经过简短地分析、研究和商定,一场抗雪抢险攻坚战迅速打响。为了鼓舞干劲,陆辉身先士卒,冒着大雪,奔波于百亩大棚之间,针对大棚实际状况做好安排部署。他怀抱高压水枪,爬上大棚顶端,把近50公分厚的雪融化,他动作敏捷,两个多小时,使即将变形的20多个大棚恢复原状,眼看其他的大棚吱吱作响,骨架变形,即将倒塌,危急时刻,他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手持高压水枪,肩扛人字梯,同员工一起战斗。随着雪量增大,大棚通道积雪越来越深,陆辉意识到,如果不想办法,还有150多大棚在倒塌的边缘,他深知这些大棚如果倒塌,价值400多万元的100多万只菌棒将有危险。这些菌棒可是全省10个贫困村的经济来源。陆辉灵机一动,开动铲车,将大棚道路上半人深的积雪清除,为清理大棚顶上积雪开辟了通道。他再次爬上5米多高的大棚顶端,继续清雪。经过近10个小时的奋战,终于使150多个菌棒培养大棚安然无恙。而陆辉却累得筋疲力尽。

(记者 李钧 编辑 汤宁)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