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含英咀华 丹青留痕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含英咀华 丹青留痕
【字体: 】 发布时间:2018/1/15 9:49: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读沈保珩先生捐赠书画作品所感

感谢淮南市博物馆沈汗青馆长的信任,有幸参与整理了沈保珩先生捐赠的书画作品,得以有机会读到近五百件的作品原作,帧帧过手编目之际,亦是内心由躁而静、心灵受到洗礼的过程。先生作品踵接文脉、源清本正,其意义之于当下、于我等后学而言,就如何学习优秀的传统,如何才是传统的学习方法及途径,是一个生动极好的范例。

沈先生名保珩,字佩。江苏省扬州市人,生于1918年7月16日,卒于2010年1月5日。由记载资料及存世的书画作品风格来看,沈保珩先生的绘画历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至五十年代初,是其系统学习、创作的高峰期。先后随故乡扬州的郁桂岩先生学习人物画、随何其愚先生学习花鸟画,得到极为正统而有效地中国画传统技法的系统训练。在这十余年间,先生极为勤奋,绘画不辍,不光是对传统中国绘画的各种技法有了全面的领悟和掌握,还在随两位先生习画的同时,亲眼见到并临摹了大量的前代及当时诸多名家的绘画作品原作,这为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从五十年代初至七十年代末,受时代因素的影响,先生由扬州至安徽诸地参加工作,除了在五十年代以及七十年代的后期,创作了一些花鸟画作品外,其余只是练功式的书画练习,几乎没有真正意义的人物画创作活动,是其创作的低谷期。进入八十年代,先生迎来了书画创作的再一次高峰,创作了许多极具特色的人物画与花鸟画,参加了许多展事活动,属于其的绘画精品大多创作于这个时期。从整理编目的沈保珩先生捐赠书画作品来看,先生的作品数量以花鸟画最多,人物画次之,书法再次之,山水画只是偶见。

沈保珩先生习画当由人物画为始。1937年入同乡画家郁桂岩先生门下,学习工笔仕女画。郁桂岩(1859—1939),原名郁榘,字桂岩,邗上(今江苏扬州)人,擅仕女,工山水。从现存的作品可以看到,在先生从郁氏习画的二年时间里,并不仅仅研习仿摹郁氏一家的技法与风格,而是取法众家,这从诸多存世作品画面中的款识内容得到例证。以《摹朱真傍虎仕女图》为例,画面款识即为原作之原文:癸已新秋仿桃花庵主笔意于语冰阁之南窗,群玉外史朱真。此作当为摹品,即以纸覆于原作之上,为防止损伤原作,纯以墨线勾勒而成,在原作需要设色及晕染的部位,均以文字在摹品上标注清楚,款识字体形态大小、印章文字式样位置均为原作位置。如此直接对作品原迹覆摹的方法,对于学习中国传统绘画的造型与技法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是传统教育中师徒相授常用的方法,但只限于教授入室的弟子。由此可以想见,郁桂岩先生在教授沈保珩先生学习绘画时不是狭隘保守的、圉于一家一法的想法,而是一种广博开放的、兼收并取的理念。正是有了这种教育理念,郁氏能出示其所藏名家绘画真迹,指导沈保珩先生研读学习。正是在这种环境中,先生得以广泛的研读、仿摹当时能够见到的、诸多名家的原作真迹,如:汪圻、改琦、吴钟侯、王素、仇英、陈清远、汤禄名、朱真、潘恭寿、巫小咸、惜花外史等名家的作品,直接汲取关于仕女画的相关知识,为其一生的仕女画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先生渐入创作佳境,先后创作出许多工笔重彩的人物画作品,除了仕女画题材为主外,还创作了一些仙佛类题材的作品。在创作手法上,在创作工笔重彩的同时开始了写意人物的创作。这些作品线条飘逸简适,人物仪态端庄文静,勾画精微,笔墨舒展,用笔细丽秀挺,敷色清淡和谐。在表现画面意境的同时,更注重作品的叙事性、抒情性、故事性。先生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仿改琦百美图》(四卷本),该作品为绢本,水墨设色,高31厘米,总长1008厘米,费时两年完成,是先生“隔了30年后重新画仕女的开始”。作品名为仿改琦,实际除布局以改琦为本外,在人物造型、景物安排、细部处理上,都体现着沈保珩先生自己对中国传统仕女画的理解与表现。长卷画面分为春、夏、秋、冬四个部分,依照节令的特点,安排了古代妇女拜月、聚会、摘果、划船、梳妆等各种生活场景。卷中绘仕女100位,童子6位。画面工笔与小写意笔法互用,设色温润典雅,人物造型纤细清瘦,简洁生动,营造出人与自然的和谐景致。

1940年的冬天,沈保珩先生转师何其愚先生门下研习花鸟画,直至1948年,前后学画八年。何其愚(1891—1958)原籍镇江,后随父寓居扬州。名如,字学衡,一字学恨,号其愚。初受父亲熏陶学习书画,又师从陈锡蕃,工小写意花鸟画,具有新罗山人笔意,且创有花繁叶茂、鸟语花香的意境和韵味,其诗、书、篆刻造诣亦深。新中国成立初期,与魏紫熙、林散之、钱松岩等一起被聘为江苏省国画院首批画师。沈保珩先生在四十年代随何其愚先生学画期间,甚是勤奋,此次整理编目的作品中,这段时间的画稿就达250件之多,其余散佚、遗失、损坏、赠人的更是不计其数。这些画稿形制有扇形、团扇形、条屏、中堂等。风格有纯水墨、水墨设色两种,纯水墨类的作品以写意线描为主,如《梅竹绶带图》、《竹枝绶带图》、《水仙梅石绶带图》,亦有线描与水墨皴擦点染相结合的,如《禽栖桂枝图》、《柏树绶带图》;水墨设色类的作品多以水墨立骨,以色画鸟禽鱼虫等而成,如《紫藤金鱼图》、《白莲双蜓图》。亦有水、墨、色相融合,以没骨法点染而成的作品,如《紫薇鹦鹉图》、《芙蓉》、《碧桃柳枝图》。由画面款识可知,多为临、仿、摹何其愚先生的作品,亦有署名临、摹陈康侯、王素、恽寿平等人的作品,由此亦可推见,何氏对于沈保珩先生的教育方法与理念与郁氏大体相同。画面中所描绘的题材众多,多为社会喜闻乐见,植物有:梅花、菊花、桃花、桂花、茶花、月季花、芙蓉花、紫藤、紫薇、松树、梨花、竹子、芭蕉、水仙、柳树、荷花、海棠、菖蒲等;禽鸟鱼虫类有:麻雀、白头、绶带、八哥、鹩哥、鹦鹉、白鹤、猫、雄鸡、鸭、金鱼、鳜鱼、鲤鱼以及蜻蜓、蝴蝶等草虫。令人感动的是,沈保珩先生在其八十高龄的时候,还用硫酸拷贝纸临习了郑乃珖、于非闇、俞致贞等人的花鸟画小品。这些作品一丝不苟,从勾线到设色,均能看到先生安静朴实的心境,充分反映了老一代艺术家孜孜不倦的学习心态。
现存花鸟画作品有明确纪年的是创作于1941年的《白头月季竹石图》,该作品是沈保珩先生随何氏学画约两年时创作的,为纸本水墨设色,高111厘米,宽39.5厘米,画面构图学习何氏风格,右下角出一勾勒涂色之石,石下簇生坡草,傍石生两枝月季,花、叶设色滋润古雅,石上生竹三竿,一斜两直,竹竿竹叶以墨为之,墨色浓淡相宜,明净厚朴,两只白头鸟栖于横斜竹枝上,动静相间,整个画面绘画语言统一,气韵和谐,该是先生此时期的佳作。
沈保珩先生自习花鸟画以来,研习、创作未有间断,除六十年代可见的存世作品较少外,几乎每个时代都有佳作。如创作于五十年代的《四条屏》,纸本,水墨设色,均为高125厘米,宽22厘米,分别为《腊梅八哥图》、《柳燕图》、《竹石双雀图》、《紫薇芭蕉白头图》。画面构图简洁明快,幅幅独立,合而丰神,用笔爽利,设色清润可人,鸟雀神态各异,尤其是《竹石双雀图》中的墨竹,历六十年至今,亦然滋润如新。另一件创作于五十年代的《鹦鹉梅花图》,纸本,水墨设色,高95.5厘米,宽33.5,无款。画面亦是构图简洁明快,墨笔古雅不厉,以线圈梅,复以色点染花心,鹦鹉设色斑斓,灵动有神。
八十年代,沈保珩先生在进行写意花鸟画创作的同时,利用画工笔仕女的手法创作出了一批工笔花鸟画,取得了极好的成果。如创作于1987年的《素馨图》,纸本,水墨设色,高129.3厘米,宽 65.4厘米。这件作品充分体现了先生敷色“清淡和谐”的特点,整个色调均以绿色、白色和老黄色有机渲染而成,氤氲之中透漏出清雅气息。作品《老圃秋容》,纸本,水墨设色,高68厘米,横132厘米,;《疏影暗香》,纸本,水墨设色,高66.5厘米,横131.5厘米。这两件横幅作品都创作于1988年,《老圃秋容》设色秾丽而不俗艳,《疏影暗香》敷色清雅而有生机,体现了沈保珩先生多方探求的状态。

通过对沈保珩先生书画创作历程的了解,以及对其存世书画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到一条比较清晰地绘画理论线索,即:师前贤、奠基础,师造化、育画格,寓美善、写心境。
沈保珩先生深知师前贤是为了求得入门的途径,因而不可拘泥于前贤,创作的作品之中要有自己真切的感受,才是学习艺术的宗旨。因此,先生在系统师法前贤之外,将目光投向身外四周的大自然,在博大精微的自然中体味感悟,去探寻造化本源。于是,沈保珩先生在自己居住的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开辟小圃,种上那些自己喜欢画的那些花儿草儿,有竹子、牡丹、紫藤、芍药等等,由芽而叶,再由花而实,随岁序更替,仔细观察它们生长中的微妙特征。观鱼或游或静,观鸟或翔或栖,在这些静动互换的瞬间,感受着它们的种种神态。沈保珩先生在其64岁那年的初秋,独自游历了黄山,登上了鲫鱼背,在深山之中,感受着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这种切身的感受是独一的。很多时候,不是要面对事物去描摹它的外形,关键是用心与其对话,找寻到哪种只属于个体的真切感受。就是在这样师前贤与师造化交替的状态下,心目长相往返,性情得以涵泳,画格得以蒙养。沈保珩先生再进行创作时,将自己的情感与感受融入内里,使作品的面貌在不经意间发生微妙的变化,鲜活、温润萦绕于画面。这大概就是造化融于心而现于纸,幻化出心莲瓣瓣。

(耿广春)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