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这样的“她”,就在我们身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绽放绚丽青春之花
这样的“她”,就在我们身边!
【字体: 】 发布时间:2017/7/13 7:23: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她将流浪的聋哑人带回了家,一照顾就是14年……
这样的“她”,就在我们身边!

“他没名字,也没人知道从哪来的,更不清楚年龄,我记得小的时候就见过他。”对于这个聋哑人,在孙玲看来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熟悉是因为他和自己的家人都吃住在一起,孙玲还给他起了个名字——有福,陌生则是对他的一切都不知道。

孙玲,一个普通的淮南日报社发行员,和其他同事一样,每天一早3时便到报社印刷厂分理当天的报纸,5时出发,向自己负责的区域送报纸,把一缕缕墨香带到千家万户。而她又和同事不一样,每天不仅要照顾家人,还有一项额外的工作,照顾一位吃住在家的聋哑人,而这一干就是14年。

孙玲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自己刚上班时,一家人租住在淮南职业技术学院附近,“那时候有福就在学校附近转悠,有时候帮着沿路的小饭店挑水,换点饭吃。”看着他十分可怜,从1992年开始,孙玲便每天下班给有福买点吃的喝的,家里有旧衣服也送给他穿,收获的是有福憨憨的笑容,这让孙玲倍感温暖。“小时候父亲去世的早,母亲一人拉扯一家人,从小就教育我们要感恩,有爱心。时间久了我们也被感染了,遇到有福这样的人能帮一次是一次。”

“有福在职业技术学院那片也算是‘名人’了,几乎老住户都知道他。”孙玲说,自己从每天送一顿食物,到后来早晚各一顿,有福似乎也有了心灵感应,每到吃饭点,他便会出现在固定的地方,等着孙玲来。“他一顿能吃10个馒头,第一次看到吓死我了。后来听人说,不能一次性吃太多,胃容易撑坏,后来每次就送过去6个馒头,有时还带点面条、大米过去。”孙玲说,有福虽然不会烧菜,但会下面条,自己每次送过去的面条都不够吃,后来干脆就批发一大箱送过去,留着他慢慢吃。有时候看到有福卧躺在路边,孙玲便会带着他到附近诊所看病,每次看病诊所都不收费,这让孙玲大为感动。她说,每次看病诊所的医生都表示“你孙玲会助人为乐,我们难道就不能献一次爱心?”有一次,孙玲听说有福因饿了去饭店讨吃的而被打,气不过的孙玲立即找到饭店的经营户,“你们不给吃的就算了,不应该打人,他很可怜,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我就报警。”

自从结识了孙玲,有福的活动轨迹便以职大为中心,向周边地区辐射,走得再远也会回来。看到有福无依无靠,且生活没有着落,孙玲和家人商量后,下定决心将有福接回家,和自己一起生活。“我妈、我老公和女儿都不反对,大家认为这是一件善举。再说,住我们家也能照顾到他,过去是送吃的,现在就是做吃的,一天三顿饭,有福吃过便出去溜达,有时还能捡拾不少空瓶子回来卖钱。”孙玲周围的人听说她救助了一位有智力障碍的聋哑人,纷纷伸出援手,有的捐旧衣服,有的则送来不少吃的,自家亲戚也会淘汰一些旧电器给孙玲用。平时“一家人”沟通除了语言,还会使用手势和肢体语言,为的是让有福能够理解。“吃饭了,我会比划一个碗,如果吃馒头会比划一个圈;有福要是饿了,他会双手一摊;要是吃饱了就会拍肚子;要是夸他,只要竖起大拇指,他就会开心地笑。”

 “别看有福平时傻傻地,但他手脚干净,从不乱摸东西。”孙玲说,有一年自己陪家里的亲戚上山摘豌豆,亲戚的包让她看管,为了帮忙,她也去摘豌豆,全然把包的事给忘了。当天晚上亲戚打电话询问包的时候,孙玲才发现自己把包给丢了。第二天一早,孙玲便来到山脚下到处寻找,有福看到孙玲很着急,便拉着孙玲来到住的地方,翻出了一个包,经清点,包里两万元现金及其他物品都没有少,连包里的零食都没有动一下。“我们现在就住在山上,临时搭的棚子,一到雨雪天便漏水,有福跟我们住一起,至少有个遮风避雨的地方,我们现在可是一家人了。”2015年10月的一天,有福吃完早饭便出门溜达,直到吃晚饭还没有回来。这可把孙玲急坏了,平时一到饭点有福就会准时回来,这一天没见到人影会不会发生意外了。想到这里,孙玲发动自家的亲戚沿着山路四处寻找。第二天又动员更多的朋友一起加入到寻找的队伍中,直到第三天,才发现有福坐在孔店乡一处道路上,看到饥饿万分的有福,孙玲流下了眼泪。

孙玲告诉淮河早报、淮南网记者,自己身体有残疾,丈夫也是报社的发行员,两个人的工资加一起买完保险后就剩不了多少。几个月前,孙玲又接了一份清洁工的工作,每天送完报纸后,还要上9个小时的班,补贴家用。“也找不到有福的家人,想给他入个户口却很难。”孙玲说,自己找过民政部门、派出所、街道,想给有福办个户口,申请低保,买医保,万一有福生病也能解决燃眉之急。“看着有福的年纪也不小了,如果找不到家人,我们便是他的家人。只要我还能动,会一直照顾下去。”

图:孙玲利用下班休息时间,给有福准备午餐。

(记者 李舒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