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一起电信诈骗案件被堵截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一起电信诈骗案件被堵截
【字体: 】 发布时间:2016/1/22 9:26:1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转移,市民近8000元的损失被挽回

近日中午,市民小谢在家接到一个陌生来电,说其在网上购买了游戏币8000多元,当时小谢并没有进行网上操作和购买游戏币,觉得这是诈骗电话瞬间就挂断了这个陌生来电。随后小谢登陆农行掌上银行查询,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账户被划走8600多元。过了大概几分钟,这个陌生电话又响起了。小谢说自己没有操作类似交易,要求对方把8000多元转回自己的账户。对方让小谢提供手机验证码,8000多元就能到账。小谢并没有提供所谓的验证码并立刻挂了电话,随后对密码进行了口头挂失。当他再次查询卡交易明细时,发现账户金额增加了799.39元。于是,他便来到农行淮南分行金穗支行询问。

小谢告诉工作人员,自己的手机银行是很早以前到银行开通的,密码也是自己设置的,其间并没有登录过类似非法网站,但卡里的近8000元不翼而飞了,令他十分疑惑。

工作人员让其在柜台查询了交易明细,明细显示在20分钟前在网上进行了债券开户,债券买入8016.14元,随后又一笔债券卖出799.39元,余款7216.75元没有退回其账户。

工作人员初步判断这是第三方诈骗,于是建议客户将卡里的7216.75元债券卖出,不一会儿,不翼而飞的7000多元回到了小谢的卡上,只是多支付了十几元的赎回手续费。小谢焦急的心瞬间平静了下来,近8000元的损失挽回了!

总结类似诈骗案件,骗子是利用第三方平台进行资金转移的网络诈骗手法:骗子通过种种不法渠道获取了客户的身份、银行卡、密电码等相关信息,先将客户的资金转移到某基金或债券公司账户中,再冒充客户身份在债券/基金公司网站上开户购买债券或基金,然后利用客户账户资金“凭空”消失的紧张心理,冒充第三方客服人员诱导客户,获取手机验证码等更多信息,以便将基金赎回变现,达到骗取客户资金的目的。本案例,由于当时这位客户及时来到银行网点进行咨询,并积极配合工作人员及时操作,最终挽回了损失。

鉴于当前电信网络诈骗的新形式出现,金融部门应加大反诈骗的宣传力度,工作中积极向客户进行宣讲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解释银行业务办理的常识等。教育广大客户要妥善保护好自己的各类账户、身份、密码和存款等信息,从源头上防止电信诈骗事件的发生。在操作网银业务时要规范,不登录非法网站,严禁将网银借于他人使用;告诫客户不要轻信各类中奖、投资信息等。

(通讯员 成聚 传刚 连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