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零点行动”零距离守护平安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5G工厂点亮智造新未来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零点行动”零距离守护平安
【字体: 】 发布时间:2015/12/28 7:22:3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人群聚集公共场所,全面消防检查消除安全隐患

元旦即将到来,节日的氛围这几天日渐浓厚,此时也是市民外出聚会娱乐的高峰期。在大家彻夜狂欢的时候,公安消防部门却在紧张地忙碌着,针对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展开“零点夜查”行动,确保市民平安度“两节”。

历来在歌舞娱乐活动、购物消费的高峰,各类娱乐场所人员大量聚集,极易发生火灾事故。12月24日,市消防支队部署在全市集中开展“零点夜查”行动,当晚,全市消防部门在各县区统一展开突查行动,记者跟随其中一组现场追踪了行动过程。

值班人员不会操作设备

当晚8时,全市各县区消防部门成立的检查组都开始在各自辖区展开行动。记者跟随市消防支队和田家庵消防大队,对广场北路、朝阳路的多家公共娱乐场所、宾馆、澡堂等进行了检查,每到一处检查人员都要针对消防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是否在岗、消防设施是否正常运行、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等进行仔细检查。

在广场北路一家大型娱乐会所,检查人员来到消防控制室后,看到监控设备、控制设备等一应俱全,控制室内有操作人员正在值班,查看值班登记表时也显示均有相应的登记记录。然而,当检查人员要求这名值班人员现场操作控制设备时,后者竟然对着各项按钮迟疑起来。在检查人员的追问下,这名值班人员很快承认其不会操作,“以前在合肥培训过,但时间长忘了,今天值班人员家里临时有事让我来顶一会。”

随后,检查人员来到地下负二层对泵房进行了检查,在一项项演示后,发现泵房中一项报警阀连接错误。对于检查中出现的问题,检查人员当场下达了整改意见书,并告知很快将进行复查。

酒吧厨房堆放液化气罐

在一家位于地下的澡堂内,记者看到澡堂被分隔成了20余间房间,中间过道较窄,而在墙壁下沿设置的多块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均未通电,完全成了摆设,一旦发生火情不能起到任何作用。

在广场路一家新开的酒吧,其厨房中的情况让检查人员大吃一惊,原来,在厨房操作台的间隙,地面上或躺或立了四五个液化气罐。检查人员告诉记者称,在此类餐饮娱乐场所,厨房内是禁止使用液化气作为燃料的。面对检查,酒吧厨师解释称该酒吧目前处于试营业,天然气已经申请并即将开通。检查人员表示,厨房使用液化气罐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该酒吧必须要整改到符合规范才能开业。

当晚,记者跟随消防部门检查了多家娱乐场所等单位,检查人员在其中一些场所发现存在问题,当即提出了整改意见,而在检查中也发现了不少亮点,如在一些场所内看到了“小小消防站”,站内有序摆放了消防头盔、防火服、消防水带、救生绳等消防设施,值班人员在现场演示时都能正确操作,该场所或周边建筑若发生火情,消防站可以最早发挥作用。

节日期间全面防控检查

圣诞、元旦期间,各类公共聚集场所人流量大、用火用电频繁、致灾因素增多,容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在“零点夜查”行动开始之前,12月24日下午,市公安局主要领导便带领该局督察、治安等部门,会同消防部门对部分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进行了检查。

记者从市消防支队了解到,为深入推进全市冬春火灾防控工作,确保“两节”期间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全市消防部门统一开展“零点夜查”行动,行动时间为12月24日、25日晚8时至次日凌晨1时30分,以及12月31日晚8时至次日凌晨1时30分。

行动期间,市消防支队成立了7个检查组,由支队党委成员带队,全市各县区消防大队均成立检查组,联合警务督察、治安等警种和派出所共同编组,根据检查计划确保排查整治到位。检查范围涉及公共娱乐场所及宾馆、饭店、商场、市场,节日集会、灯会、文艺演出、庆祝等大型群众性活动举办场所,烟花爆竹销售、燃放区域和禁放区域等。

市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消防部门要紧紧盯住商场、歌舞娱乐等节庆防控的重点场所,加大排查、整改、督办力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各场所管理人要切实提高安全意识,积极开展疏散逃生演练,让每名员工懂逃生、会自救,会扑救初期火灾和引导顾客疏散,有效避免火灾发生和人员伤亡。

图:消防部门对大型娱乐会所地下泵房进行检查

(记者 吴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