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133”研发创新团队做后盾
焦岗湖“美国鮰”形成全省“核心群”
美丽的焦岗湖,有着丰富的水产资源,在传统“四大家鱼”基础上,淮南市焦岗湖水产旅游公司引进“美国鮰”,以科技创新团队为主导,把引进的“美国鮰”产业做成了全省“核心群”,辐射周边省区,扩大了产业发展,促进了渔民增收。
焦岗湖镇养殖户张清亮家有两口鱼塘,面积在12亩左右,早些时候他家养的传统的四大家鱼,后来看到“美国鮰”的效益要高一倍,他家便改养了“美国鮰”。每天,张清亮都要来到自家的水塘边,给“美国鮰”喂食,由于这里有支淮南市“1133”研发创新团队,给他提供了优质的“美国鮰”鱼苗,让张清亮看到了丰收的希望。
张清亮告诉记者,“我们采用了‘1133’研发创新团队提供的“美国鮰”鱼苗,比以往的鮰鱼苗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每亩纯利润增收2000元钱。”随着养殖技术不断升级,张清亮也由老式传统的养法用上了“微孔增氧”,增氧效果好了,养殖密度就能增加了,加之优质的鱼苗,如今能达到每亩4000斤,产量产值大大提高。
据介绍,“美国鮰”学名“斑点叉尾鮰”,是属于鮰科的鱼类,它身上有斑点,尾巴分叉,所以叫它“斑点叉尾鮰”。这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推广范围最广的养殖品种之一,成鱼主要是加工成鮰鱼片进行出口,其市场空间大、产业链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用明显。但在长期的养殖过程中,“斑点叉尾鮰”种质不断退化,病害逐年增多,退化后的“斑点叉尾鮰”鱼苗,不仅成活率低,生长速度也慢,造成产量低下,成为养殖户一大头疼难题。
为改变这一状况,焦岗湖水产旅游公司联合安徽农业大学,成立“焦岗湖名优鱼类良种选育研发创新团队",一起开展优质鱼苗科技难点攻关。团队主要成员、焦岗湖水产旅游总工程师谢士峰介绍:“我们采取从原产地引进卵黄苗进行逐级培育,通过鱼苗,鱼种,成鱼一直到后备亲鱼,优选了斑点叉尾鮰的亲本2800头,培养了斑点叉尾鮰核心群,优选了8个家系,进行良种繁育。”
作为焦岗湖名优水产育种研发创新团队的科研后盾,焦岗湖水产旅游公司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人才等综合优势和基础条件,为这支“1133”研发团队提供行政保障和后勤支撑,每年定期拿出资金50万元用于科技研发,并与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水产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申报了多项国家和省市科研项目,有力促使了科技成果转化率,不仅壮大了企业规模,并且培养了各层次的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队伍。
目前,该公司成为安徽省唯一具备可以独立测定、分析鱼类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生产单位,并且公司近几年来承担了多项国家、省内的科研项目课题,并取得了4项省级科研成果。“斑点叉尾鮰良种选育与安徽核心群的建立”项目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经建立的3个核心群及核心群种质资源数据库也为省内首创。当前,该公司每年能够繁殖优良的苗种3500万尾以上,可辐射带动周边的养殖户养殖面积达3.3万亩,养殖成鱼的产值可超过5亿元,优质鱼苗已经推广到了省内的合肥、阜阳、宿州地区、滁州地区,以及河南、山东、江西、江苏等省。
链接:
淮南市“1133”研发创新团队:2009年,围绕淮南市委、市政府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深化实施人才强市的战略部署,淮南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了“1133”产业创新团队建设工程,该团队以研发项目为载体,以建设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队伍为目标,自2009年组建开始用3年时间建设30个“研发创新团队”,集中开展一批产业项目的科技攻关、新产品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记者 张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