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大学生手捧爱心结对失独老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大学生手捧爱心结对失独老人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28 8:33:5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用关爱叩开心灵之门 用温暖抚平精神之殇
大学生手捧爱心结对失独老人

      为响应计划生育政策,年轻时的他们只生育了一个孩子,当双鬓斑白,跨入老年的时候,他们唯一的孩子却因为疾病或意外,离开了这个世界,留下他们成为“失独老人”。记者走访了解到,这些失独老人的生活和内心往往会因此而走进一种封闭的状态,寂寥和痛苦经常纠缠着他们。

      在淮南,有一群致力于社会公益的大学生正试着走进这些失独老人的世界,与他们结成爱心对子,希望把他们从封闭的生活中拉出来,融入新的生活。5月26日,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老师姚政宏告诉记者,目前,他们系已经组织过上百名受过相关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服务失独老人的行列。

      女大学生秦德慧、李秀娟是这些志愿者中的两位。她们告诉记者,自己是淮南师范学院政法系社会工作专业的大三学生,在校受过服务老人及如何与失独老人相处的专业训练,目前,她们已经与一对失独老人结成了爱心对子,去过对方家中三次。

      秦德慧说,她们在做这项工作的时候碰到很多次钉子,一些失独老人,特别怕见到年轻人,根本不愿接受她们的爱心服务。最终,在社区计生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她们与田家庵区某小区的一对失独老年夫妇结成对子。

      秦德慧说,和她们结对子的陆阿姨,人比较开朗,孩子去世后,她与自己的老伴几乎每年都要出去旅游数次,以充实自己的生活,但即便这样,这对老人的生活圈子依然十分狭小,不愿与其他拥有子女的老人多接触,怕触景伤情。

      5月23日,记者在秦德慧、李秀娟的带领下,见到了她们所说的陆阿姨。在会面之前,秦德慧多次叮嘱记者,千万不能提及孩子、失独等敏感话题。见到陆女士时,记者对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小心翼翼,而陆女士在和记者交流的时候,脸上虽然带着笑容,但是神情却总是飘忽游离,不愿与记者对视。陆女士说,大学生小秦和小李,给他们家带去了很多久违的欢笑,前两天,她和自己老伴从台湾游玩回到家后,第一时间就把秦德慧、李秀娟喊到了家中,与她们分享游玩经历和所拍摄的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结束采访的时候,秦德慧告诉记者,她和同学在得知陆阿姨去台湾游玩的计划后,一直与他们保持电话、短信联系。“失独老人内心非常敏感,需要的是你主动、真心地去关心他们,只有这样,他们才愿与你交流,让你去抚慰失独后的伤口。”李秀娟说:“不过即便这样,一般失独老人也不愿意把他们的内心世界全部打开,失去唯一的孩子,对他们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姚政宏告诉记者,截止到5月26日,他们系受过相关专业训练的大学生已与田家庵区的53户失独家庭结成了爱心对子。未来,他们还将围绕着这些失独老人、失独家庭开展更多的公益活动,争取带动更多的社会力量关心失独家庭,把他们从伤痛、自我封闭的世界中带出来。

(记者 苏国义)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