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追寻先辈早年在淮革命足迹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追寻先辈早年在淮革命足迹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23 5:23:11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月间,受上海大学党组织委派,上海大学法学院淮南籍研究生李朴原返淮来到“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探寻先辈老上大校友早期革命足迹,缅怀革命先烈,追忆革命历史。

      上海大学委派淮南籍学子回淮了解相关信息

      “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是淮南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当时白塘庙吴氏5兄弟曾为早期革命做出过巨大贡献,吴氏兄弟故居是原中共涡淮工委办公旧址,如今,吴氏兄弟故居旧址已建成“白塘庙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吴氏兄弟中有3人是老上海大学的学生,早在上世纪20年代,吴氏兄弟3人先后由瞿秋白介绍在上海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时期,受党组织指示,吴氏兄弟在家乡从事大量革命活动。

      今年,为弘扬新老上海大学精神的传承性,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上海大学正筹建上世纪20年代上海大学历史纪念园地,为此,上海大学开展了“寻访老上大校友,追忆革命先烈”活动,邀请上世纪20年代老上海大学师生后裔家属回校共同参与活动。为做好资料收集工作,上海大学以学院为单位组建工作小组,淮南籍研究生李朴原成为法学院学生组的负责人。

      资料收集过程中,李朴原开始接触到老上大校友的资料,获知淮南早期革命者——凤台县白塘庙吴云、吴震、吴霆3兄弟就是老上海大学求学期间入党,并回家乡传播革命的。了解到淮南的早期革命还与上大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李朴原就向学校党组织做了专题汇报,学校党组织非常重视,委派他先期回淮了解相关信息。

      实地感知老上大先辈革命理想情怀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朴原联系到凤台县党史办,县党史办给予了李朴原大力支持,为他提供了权威的吴氏兄弟早期在淮革命史料。之后,县党史办主任苏中凤还专门陪同李朴原来到“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在老上大先辈播洒革命种子的故土,实地感知老上大先辈革命理想情怀。

     “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园”位于桂集镇,园内耸立着一座高14米的纪念碑,上面镌刻着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周克玉上将亲笔题写的碑文——“凤台县白塘庙革命活动纪念碑”13个大字,纪念碑的东侧,便是100余平方米的白塘庙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陈列馆建立在白塘庙吴氏五兄弟故居旧址上。上世纪20年代,吴氏兄弟有3人先后赴上海大学读书,1923年,老大吴云、老二吴震由在上海大学教书的瞿秋白介绍入党,次年,老三吴霆也由瞿秋白介绍入党。吴氏兄弟5人中先后有4人入了党,只有老四吴霈被劝说留在了党外,以便在白色统治下更好地为党工作。

      县党史办主任苏中凤介绍,白塘庙是中共凤台县地下党早期革命活动的根据地。1924年,奉上海大学党组织指示,吴氏兄弟与寿县籍党员校友回家乡创办“淮上中学补习社”,对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灌输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经过“淮上中学补习社”的培养教育,一部分学生被接收入党,一部分学生加入了共青团组织,许多学生后来走上了革命道路。正是这些革命种子生根发芽,凤台白塘庙才得以在1928年建立中共早期党支部——凤台特支。

      当时吴家家境十分殷实,很多时候党员开会都安排在他们家,每次开展活动资金上有困难,吴家也会慷慨解囊。尤其是凤台特支在准备白塘庙起义之际,吴家人在经济上更是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为购买举行暴动的枪支,吴家还变卖家产筹集了一部分资金。1930年,在党的领导下,白塘庙农民起义爆发,成为淮南地区第一次革命暴动。1930年年底,吴云曾任中共凤台县委书记。

      在追求革命、追求进步进程中,吴家也作出了巨大牺牲:白塘庙暴动后,吴氏兄弟祖父在剿家逃难中死去;老二吴震从前苏联留学回国后在鄂豫皖苏区参加革命斗争,1932年被张国焘杀害;老三吴霆先后在大连、哈尔滨等地从事党的工作,是沈阳地区党组织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几度被捕入狱,1937年获释后在回乡途中病逝;1948年冬,国民党反动派剿洗白塘庙村,吴氏兄弟76岁的老父亲未及撤离,被投入雪窟活活冻死。

      邀请革命后代以校友后裔身份参加纪念活动

      光阴荏苒。为了铭记革命历史,弘扬革命精神,教育后人,如今,吴氏兄弟故居成了“白塘庙革命活动史料陈列馆”,目前由吴氏后人——老四吴霈的儿子吴方坤照看。仔细聆听吴氏5兄弟感人的革命事迹后,李朴原向吴方坤介绍了上海大学开展的“寻访老上大校友,追忆革命先烈”活动,邀请吴方坤届时能以老上海大学校友后裔家属身份到校参加纪念活动。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