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为这样的淮南东站点个“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为这样的淮南东站点个“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4/5/19 7:17:58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关键词:安静 有序 整齐
为这样的淮南东站点个“赞”

      5月16日下午4时24分,从温州南开往淮南东的D5466次列车顺利到达淮南东站,乘客们快步走出了出站口。黄阿姨是淮南本地人,在淮南生活了几十年的她对于淮南市一点一滴的变化都看在眼里。她告诉记者,以前一走出站前广场,噪杂声一片,公交车由于无法正常驶出而不停地按着喇叭,黑车则是大声叫喊、拉客,让人心里很是烦闷。而现在,这些问题全都不复存在,黄阿姨深吸了一口气说:“现在走出站口,回到淮南的土地,真是有一种神清气爽的感觉。”那么,现在淮南东站究竟是什么样的情况呢?以前那些“顽疾”又是如何得到治疗的呢?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记者在出站口看到,一块硕大的牌子上赫然写着“公交车等候区”和“出租车等候区”的字样,并用箭头标出了方向,一旁的喇叭里还在循环播放着:“旅客朋友们,公交车在正前方,出租车在右边,为了您的生命安全,请拒绝黑车。”

      乘客一走出出站口,便可轻松找到位于右前方的出租车停靠站,淮南市交通运输局大通分局副局长朱海浪告诉记者,专门为出租车设置的停车区域约有1000多平方米,可容纳60余辆出租车在这里停靠载客,出租车在围有围栏的环形区域里安静地排着队,没有叫喊和争抢。这个车次下车的乘客中有一部分人选择了乘坐出租车离开,他们同样排着整齐的队伍一点点前进,一辆出租车载着乘客离开,后面的出租车便紧跟上来,整个过程井然有序。

      正在等待的出租车司机姚多伟有着三年多的驾龄,他告诉记者,之前这里的出租车没有得到管理时,情况很混乱,一旦有市民出了出站口,一些黑车司机便上去又是拉又是拽,“我们正常都是按表计路程路费的,而那些黑车不管钱多钱少,把人拉走再说,这样既影响了我们正常的生意,也破坏了秩序。”姚多伟说道,“现在的出租车载客非常规范,大家都按照顺序一个一个排队走,且不说生意怎么样,起码我们这些的哥心里很踏实,很满意。”

      乘客中的大多数人选择了乘坐公交车,记者看到,走出站前广场,右手边便是公交车站,乘坐G1、G2路公交车都可以在这里等候,公交车周围没有其它任何车辆阻挡,公交车驶入驶出都很顺畅。而左手边是社会车辆临时停靠点,一块大大的指示牌上写着“社会车辆临时停车场”,约有几十辆车在这里整整齐齐地停着,有的停车去办事,有的在这里等人,没有拥挤,没有矛盾,气氛显得和谐而安静。

      淮南中北巴士公司客运一车队的队长王道恒向记者介绍道,原来的公交车站设置在左手边,没有对车辆停靠进行管理之前,出租车、黑车和社会车辆也全部都集中停在这一片,经常占据公交车道,造成公交车辆无法正常停靠站,搭载完乘客后又没法驶出的后果。现在,公交车站位置转移到了右边,位置更显眼,乘客一走出站前广场便可以看得到。出租车和社会车辆也都有了专门区域进行集中停放,公交车站的秩序和交通环境都大大得到了改善。公交车的进出和停靠也容易得多,顺畅得多。

      记者进一步了解到,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相关部门从去年12月30日开始对淮南东站站前广场的交通进行集中治理,专门设置了淮南东站站前广场综合管理办公室,其中,交警部门负责站前路车辆停放的指挥,尤其是对公交车站对面道路和人行道车辆的乱停乱放的管理;交通部门负责出租车专用停车场秩序管理,安排乘客乘坐出租车;建委部门负责引导出站口乘客分别到公交车和出租车等候区乘车;公安部门负责出站口到公交车站乘客通道秩序的管理,制止喊客、拉客行为;城管部门协助交通和建委开展工作。经过4个多月的综合管理,效果非常显著。

      市民刘先生说:“淮南东站是我们淮南的东大门,直接影响着淮南的形象,现在这里的状况很可喜,整洁、安静、有秩序,外地人来了都夸好,这让我们觉得很自豪。”

  图一:在出口站就能看到的温馨提示牌
  图二:出租车在有序等待
  图三:乘客们在排队乘坐出租车
  图四:公交车站周围整洁宽敞
  图五:社会车辆整齐停放

(记者 付莉荣)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