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顾智障叔叔和患病弟弟十余年,曹学保苦恼过,悲伤过,也想过一死了之,却从没想过放弃——他们是我的亲人,我不能不管
60岁本该是享受天伦之乐的年龄,可对曹学保来说,他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十余年来,他无怨无悔地承担起照顾先天智障的叔叔和患有精神病弟弟的责任。4月16日,记者沿着蜿蜒在田间地头的农村公路,来到淮南市凤台县丁集乡曹楼村青年场。一个不大的院子,正面三间瓦房,是一家人的卧室、饭厅,西面两间是叔叔和弟弟的房间,东面还有一间厨房连接着大门,这里就是曹学保的家。
走进曹学保的家,记者看到屋里还算整洁,屋里正中间的餐桌上放着豆腐干和肉,这是中午的菜。曹学保告诉记者,叔叔年纪大了牙不太好,只能吃些软的,肉是做给弟弟吃的,曹学保又从橱柜里拿出几个馒头,他说:“馒头是自己做的,叔叔喜欢吃。”
记者和曹学保的叔叔和弟弟打招呼,他们远远地离开了,一个站在门口,一个坐在屋外,不时向屋里看着曹学保。曹学保说:“十几年来,给他们洗澡擦身,洗衣做饭,都是我一个人干。”相处时间长了,叔侄仨人自然形成了默契。叔叔手伸出来,曹学保都可以知道他要做什么,忙从身上掏出二根烟递给叔叔,叔叔拿着烟一根留给自己,另一根给了曹学保的弟弟。
说话间,曹学保走进了厨房,记者看到厨房的窗户像被烧过,曹学保笑着说:“这是几天前,我因在地里干活时间长了些,叔叔和弟弟饿了就自己生火做饭,平时他们哪干过这活,不但饭没做成,还差点把厨房给烧了。”
面对家庭的困难,曹学保说:“他苦恼过,悲伤过,也想过一死了之。可是,想到叔叔和弟弟,还有正在求学的孩子,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太重了。他们都是我的亲人,我不能不管他们。”
村民告诉记者,曹学保的叔叔今年80岁,是先天智障。他无儿无女,整天精神恍恍惚惚,手不能拿,嘴不能说几句,生活不能完全自理,17年来,曹学保不离不弃地照顾着叔叔。曹学保的弟弟今年47岁。1997年弟弟患上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疾病,曹学保四处为弟弟求医,但病情不见好转。1998年8月的一天,父亲因弟弟的原因不幸去世,曹学保含泪将父亲的丧事办完后,陷入了深思中:父亲走了弟弟怎么办?如果照顾弟弟,自己条件和能力有限,家里还有60多岁的智障叔叔,况且弟弟患病,以后家里将无宁日。但如果不管不问,弟弟会成为流浪者,随时可能危及乡邻。思前想后,曹学保与妻子商议后,决定将弟弟接到家里。
要照顾叔叔和弟弟,曹学保不能出外打工,只能靠几亩地收成养家,家庭生活非常困难。2011年儿子考上大学没钱交学费,妻子只有外出打工挣钱,最终孩子圆了大学梦。“我今年60岁了,没什么牵挂,就是放心不下他们,还有对不起自己孩子。只要我还活着,就要照顾他们,如果以后我不在了,我的孩子要接过接力棒。”曹学保说。
2011年,曹学保为弟弟申请到了每月200多元的低保金。2013年,曹学保的好朋友得知曹学保的条件也可以享受低保政策,于是帮他申请。经乡、县民政部门审核,今年,根据当地的人均收入,曹学保领到了每月420元最高标准的低保金。“靠着低保金能维持基本生活吗?”“可以啊,叔叔是五保户还有养老金,我们叔侄仨人加起来每月近900块钱,这给我们家解决了大困难。”
图为曹学保乐观面对生活,他做的馒头叔叔最爱吃。
(记者 罗 静 张 芳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