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围“浓” 参与“广” 形式“活” 效果“实”
大通区教育实践活动做好“四字”文章
大通区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结合本区实际,突出做好浓、广、活、实“四字”文章,推进活动深入扎实开展。
做好“浓”字文章。积极创新学习载体,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区委常委中开展“带题调研”,即结合分管工作,拟定调研课题,深入基层走访、征求意见,提出改进措施。在各级党组织书记中开展“一报告一研讨”活动,即作一次教育实践活动辅导报告,开展一次群众路线理论研讨,组织领导干部深入群众,发挥表率作用。在各党(工)委、党组、区直部门和其他基层组织中开展“七个一”活动,确保学习实效。同时,注重发挥民间艺术团体和农村文艺骨干的作用。各乡镇、街道通过组建花鼓灯锣鼓队,编唱快板、顺口溜等,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各参学单位还通过悬挂横幅、设立活动宣传栏,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做好“广”字文章。为了保证参学率,各参学党组织建立学习制度,集中学习做到“四有四落实”,即有签到、有笔记、有心得、有讨论,时间、地点、内容、人员四落实。洛河镇采取语音播报的方式,方便不识字的党员进行学习。站后社区组建“党员志愿者”帮学队伍,对年老体弱党员开展送学帮学。非公企业党支部利用每天晨会和午休时间组织全体党员和管理层人员进行集中学习,化解工学矛盾。针对流动党员,印发《致流动党员的一封公开信》,由各级党组织发到流动党员家中,并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确保外出务工党员参加学习。
做好“活”字文章。开展知识测试,定于3月13日在区机关礼堂举行区直部门党员干部集中测试,其他参学单位也按要求进行测试,检验学习成果,再掀学习热潮。大通街道开展“窗口单位岗位体验日”活动,邀请20多名社会志愿者体验民政、计生及党员党组织关系接转等岗位,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提升服务质量。区直机关工委组织征文竞赛,对征集的征文进行评比,并将优秀征文整理成册,供大家交流学习。
做好“实”字文章。各单位结合实际,扎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以学促干,赢得群众赞誉。区农林水利局、区科协、区残联等单位针对当前葡萄种植户的要求,联系省市专家在上窑镇红光村举办葡萄种植技术培训班,对葡萄种植肥料选择、施肥时间和方法、土壤管理等方面进行讲解,受到200余户果农的欢迎。上窑镇党委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认真梳理上窑小城镇旧改存在的问题,加大协调解决的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争取早日把上窑建成环境优美、镇区整洁的文明古镇、精品城镇。
(王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