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社会新闻 > 安成农民刘忠乐为家乡植树1900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安成农民刘忠乐为家乡植树1900亩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12/30 6:57:0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扶持鼓励政策提高农民造林积极性
安成农民刘忠乐为家乡植树1900亩

      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镇毗邻淮化集团,为减少污染影响,造福家乡人民,当地农民刘忠乐积极利用扶持鼓励政策,在安成镇1903亩流转土地上植树造林,为当地“创森”立下大功。

      田家庵区农林局书记范维标介绍,在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基础上,淮南市开展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要求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为确保达到35%森林覆盖率指标要求,田家庵区把“创森”目标定到了36%,区农林部门进行了测算,以现有20%森林覆盖率为基础,田家庵区还要增加16%的森林覆盖率,即增加22560亩造林面积,为此,田家庵区进行了指标分解,其中安成镇要新增造林14300亩。而安成农民刘忠乐今年已流转土地1903亩造林,无疑大大促进了当地“创森”进度。

      刘忠乐的植树造林基地位于安成镇王巷村,这块地位于淮河平圩大桥以东南侧,过去时常遭受水淹。12月间,寒风瑟瑟,记者来到淮河南岸的造林基地,刘忠乐在这里搭有一所简易房,条件极为简陋。而周围的滩地上,已种上了桂花、紫薇等各类小树苗。刘忠乐告诉记者,栽树种花,既美化了家园,也有利于对附近化工厂污染的吸附,造福生态、造福家乡父老,何乐而不为?

      早在去年开始的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创建中,田家庵区就出台扶持鼓励政策,1年按照1000元/亩进行补助,加上启动资金1000元,将在5年时间里为新增造林每亩地共补助6000元,这项政策,保障了植树造林的资金预算。刘忠乐以前有着一家水利监理公司,他也想着进行多元化发展,得知政策后,刘忠乐与家乡安成镇联系,把王巷村1903亩位于淮河南侧的土地全部流转。今年4月,春暖花开之际,刘忠乐开始在流转土地上植树造林。

      造林的日子是辛劳的,每天天刚亮,刘忠乐就带人在地里劳作,整地、除草、种苗、灌溉,这块地的最南边,就是淮化的排污沟,稍有管理不到位,污水流到地里,就会造成树苗死亡。例如今夏的几场急雨,使得污水倒灌,流进了地里,几百亩树苗泡在污水里死了不少,造成了损失。这个局面让刘忠乐着急上火,也让家人颇多埋怨,刘忠乐瘦下去20多斤,变得又黑又瘦。
积水退去后,刘忠乐再也不敢懈怠,马上组织人在土地四周打上坝子,1900亩地的面积,这活可是够累的。刘忠乐说,走到了这步,资金已投入不少,他和家人都没了退路,只有好好干下去。明年开春,他要把那淹掉的400亩苗补上,待到树苗成林,满目茂盛之时,就是他为家乡做的贡献。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