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鼓励政策提高农民造林积极性
安成农民刘忠乐为家乡植树1900亩
淮南市田家庵区安成镇毗邻淮化集团,为减少污染影响,造福家乡人民,当地农民刘忠乐积极利用扶持鼓励政策,在安成镇1903亩流转土地上植树造林,为当地“创森”立下大功。
田家庵区农林局书记范维标介绍,在获得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基础上,淮南市开展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要求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5%。为确保达到35%森林覆盖率指标要求,田家庵区把“创森”目标定到了36%,区农林部门进行了测算,以现有20%森林覆盖率为基础,田家庵区还要增加16%的森林覆盖率,即增加22560亩造林面积,为此,田家庵区进行了指标分解,其中安成镇要新增造林14300亩。而安成农民刘忠乐今年已流转土地1903亩造林,无疑大大促进了当地“创森”进度。
刘忠乐的植树造林基地位于安成镇王巷村,这块地位于淮河平圩大桥以东南侧,过去时常遭受水淹。12月间,寒风瑟瑟,记者来到淮河南岸的造林基地,刘忠乐在这里搭有一所简易房,条件极为简陋。而周围的滩地上,已种上了桂花、紫薇等各类小树苗。刘忠乐告诉记者,栽树种花,既美化了家园,也有利于对附近化工厂污染的吸附,造福生态、造福家乡父老,何乐而不为?
早在去年开始的安徽省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创建中,田家庵区就出台扶持鼓励政策,1年按照1000元/亩进行补助,加上启动资金1000元,将在5年时间里为新增造林每亩地共补助6000元,这项政策,保障了植树造林的资金预算。刘忠乐以前有着一家水利监理公司,他也想着进行多元化发展,得知政策后,刘忠乐与家乡安成镇联系,把王巷村1903亩位于淮河南侧的土地全部流转。今年4月,春暖花开之际,刘忠乐开始在流转土地上植树造林。
造林的日子是辛劳的,每天天刚亮,刘忠乐就带人在地里劳作,整地、除草、种苗、灌溉,这块地的最南边,就是淮化的排污沟,稍有管理不到位,污水流到地里,就会造成树苗死亡。例如今夏的几场急雨,使得污水倒灌,流进了地里,几百亩树苗泡在污水里死了不少,造成了损失。这个局面让刘忠乐着急上火,也让家人颇多埋怨,刘忠乐瘦下去20多斤,变得又黑又瘦。
积水退去后,刘忠乐再也不敢懈怠,马上组织人在土地四周打上坝子,1900亩地的面积,这活可是够累的。刘忠乐说,走到了这步,资金已投入不少,他和家人都没了退路,只有好好干下去。明年开春,他要把那淹掉的400亩苗补上,待到树苗成林,满目茂盛之时,就是他为家乡做的贡献。
(记者 张雪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