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上网绿环境 维护网络正能量
让网络谣言变成“过街老鼠”
“秦火火”、“立二拆四”倒了,周禄宝、傅学胜栽了,红极一时的“薛蛮子”也被抓了,一时间,网络谣言如过街老鼠一般人人喊打,一些网络大V们也因不负责任的言论而身陷囹圄。人们在追求绿色环境、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的同时,也应该关注绿色的上网环境,从自身做起,维护网络正能量,弘扬社会新风尚。而拥有着众多粉丝的网络达人们,更应当成为网络论坛的守护者,让不负责的言论、网络谣言无生存空间。
记者从市网宣办、市公安局等单位了解到,公安机关严厉打击制造、散布危害社会的网络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市网宣办也呼吁广大网民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并要求各网站坚守“七条底线”,维护网络正能量。
颁布《解释》 打击网络谣言有依据
家住华声苑的陈先生平时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开了家网店,他每天都要在各家论坛上发表个人的一些看法,一边给自己的网店做宣传,一边浏览一些相关的信息。
9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颁布实施,陈先生对此非常高兴。据陈先生介绍,今年5月份,他的网店刚开业不久,业务比较少,有个人主动在网上联系他,说帮他在网上推广,由于对方要钱太多,他没有答应。不曾想,对方天天发短信骚扰陈先生,先是好言相劝,最后却变成直接威胁,说要不给钱,就把他的网站搞臭。陈先生说,根据新颁布的《解释》,对于网上的威胁、辱骂有入罪的法律标准了,自己再遇到这样的事情报警也有了依据。
多方支持 网络世界应远离谣言
家住国庆路的李方路是一家大型企业的职工,当听到有人在网上编造雷锋生活奢侈的谣言后,他十分愤慨。李师傅表示,自己从小就深受雷锋精神的感召,那首《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至今还记忆犹新,他也一直以雷锋的故事教育孩子。可听说了关于雷锋的谣言后,孩子便产生了疑惑,甚至质疑雷锋故事的真实性。“网络谣言多么可怕,竟然影响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这种连雷锋的光辉形象都要恶意诋毁的人,其卑劣行径令人发指。”李师傅认为,国家政府应当对制造谣言者进行严惩,维护英雄模范的光辉形象,让雷锋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不能给雷锋精神抹黑。
大学生小周说,谣言止于智者,作为一名大学生,应当树立良好的公德意识、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用理性、辩证的眼光去看待网络消息,不起哄、不信谣、不传谣,不做网络谣言的“帮凶”。要大力宣扬正确的是非观、美丑观、善恶观,传递更多正能量,让网络谣言失去生存的土壤。
新闻工作者郭先生说,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恶意编造传播网络谣言,必将受到法律严惩。打击网络谣言,净化网络环境,就要重拳出击,依法追究造谣者、传谣者的责任,做到打击“造谣者”、警示“传谣者”、警醒“中毒者”,以维护正常有序的网络环境。
多措并举 创造上网环境绿
今年8月10日,网络名人社会责任论坛在央视新址举行。纪连海、潘石屹、古永锵、周小平等网络名人坐在一起,就如何在互联网上发挥作用,传递正能量、抵制谣言、构建健康的网络环境进行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网络名人应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并达成共识,提出遵守的七条底线,即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8月23日,我市召开了淮南市网络达人坚守“七条底线”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各抒己见,批判了当前互联网上一些没有底线、毫无诚信的行为,并就如何更好地坚守“七条底线”,传递正能量进行了热烈的座谈讨论。作为淮南新闻门户网站,淮南报业新闻网做出了郑重的承诺,在报业新闻网、手机客户端稿件编发过程中,在微博使用过程中将严格遵守“七条底线”原则,坚守自律公约内容,坚决抵制虚假有害信息的传播,大力倡导真实、文明的信息交换和流通。淮南新闻网、淮南矿业网、淮南房产网等淮南市知名的网站负责人表示,作为有影响力的网站或论坛,大家相信的是网站的公信力,而不负责的一篇新闻或帖子的虚假信息容易误导受众,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以讹传讹的言论势必会影响受众的判断力,媒体要做到宁可少发不发,也千万不能发那些存疑或未经考证的消息。
淮南网络名人“麻灿”、“品茶观涛”、“太阳”等一致表示,面对网上海量信息,要擦亮眼睛,从自身做起,坚守法律道德底线,不信谣、不传谣,坚决抵制、积极举报造谣、传谣等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网络名人更应成为坚守“七条底线”的表率,传递淮南正能量。
与此同时,市网宣办也向全市发出倡议书,坚守“七条底线”、积极传播正能量、打造网络先进文化新阵地。并积极开展正面舆论引导,全市多家网站先后推出“奋力推进四争,建设美好淮南”、“全市建设重点工程‘双十’项目”、“两高关于打击网络谣言的司法解释”等宣传报道,在全市掀起了大讨论、大思考,抢占网络宣传主阵地,挤占网络谣言的生存空间。
市委市政府也于近日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互联网管理工作的意见》,为我市规范网络秩序,提供了政策支持。据市网宣办主要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制定全市网络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市网宣办和市公安局将建立快速联动机制,依法查处和打击网络谣言,对利用互联网造谣、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依法追求刑事责任。并加强对公共上网服务场所的监管系统建设,持续开展整治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网络谣言等专项行动,不断巩固和扩大专项整治成果。
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
法国学者诺埃乐·卡普费雷说谣言是“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中国自古也有“三人成虎,狐鸣鱼书;众口铄金,积毁销骨”之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肆意蔓延,变得无处不在。
市公安局法制处陈宏宇警官说,面对层出不穷的谣言,网民们一方面大呼“伤不起”,一方面对于谣言通常是采取一种消极态度,认为谣言终究会“止于智者”,而忽视了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造成的既成损害,导致制造和传播谣言的行为很少受到惩罚,纵容了以散布谣言为乐的扭曲心理。于是从新闻到博客到微博,网络推手、水军们制造传播谣言的范围、社会影响及破坏力越来越大,网络谣言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网络社会相比于现实社会,更加开明和宽容,思想观点提倡百家争鸣,但这个宽容不是无底线的。网络谣言如果已经亵渎了法律与道德的界限,无论从人们情感还是从法律的角度上来看,都无法被容忍。当前,打击网络谣言是社会各界的共同呼声,公安机关治理和打击网络谣言行动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绝大多数网民坚决赞成、拥护,还有不少网民献计献策。事实表明,想让谣言完全止于智者是不现实的,只能用法律的手段来解决,这是维护网络健康的必须。
陈宏宇警官认为,谣言既止于智者,更止于法律,公安机关只有加大对制造、传播谣言者的打击和惩罚力度,将网络谣言犯罪分子绳之以法,才能维护网络社会的健康,才能顺乎民心民意。他也希望广大网民在网络活动中坚守底线,坚决抵制、积极举报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的违法犯罪行为,共同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
警方提醒:网络转发散布谣言都要担责
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制造谣言等犯罪活动,切实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环境和社会秩序。
公安机关重点查处的四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行为包括:出于好奇和猎奇的心理,为了吸引眼球增加粉丝,蓄意捏造歪曲事实,或以道听途说、以讹传讹的方式制造传播谣言;出于报复心理,恶意编造谣言,侮辱诽谤他人或攻击相关部门、单位;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通过制造传播谣言,故意扰乱社会秩序,人为制造恐慌;网络公关公司勾结网络推手,大肆制造传播谣言,收取删帖费用。
在专项整治网络制造传播谣言违法犯罪行动中,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部门鼎力支持、密切配合,各警种通力合作、互通情况,按照“打击一批、侦查一批、处理一批”的思路,深入开展侦查,深挖网络有组织造谣炒作链条。下一步,公安机关将按既定部署,全面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细化工作措施,继续推动专项行动向纵深发展,依法严惩违法犯罪分子,维护网络秩序。
警方提醒广大网民,发布或转发谣言将被追究相应法律责任。网络世界也是法治社会,法律是网络行为的底线,希望广大网友共同遵守网络秩序,共同维护网络环境,不信谣、不传谣,通过网络寻找最美的风景,而不是逾越底线受到法律的严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如果散布谣言,构成犯罪的,要依据《刑法》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记者 李钧 李舒韵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