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市民无视安全提醒,一些水边缺乏安全提醒标志,“野泳”安全堪忧
“天天都说下雨,可连半个雨点也没见到……”最近几天,淮南最高气温每天都在35℃左右,炎热成为市民们交流时提及最多的话语。记者走访发现,伴随着气温“高烧不退”,在清凉的水中畅游一番,成为许多人避暑纳凉的首选,因而,在市内各水库、池塘游泳的市民也呈现大增的趋势。但一些市民无视安全提醒,一些水边缺乏安全提醒标志,“野泳”安全堪忧。
车辆排队泳客众多
7月1日下午4时许,记者来到泉山湖水库。在从金家岭通往该水库的路上,记者不时碰到骑车、驾车或是步行前往水库的市民,同时也有不少市民从水库方向返回,他们大多都带着游泳圈、浮漂等工具,一看便知是前来游泳的人。
一条公路将泉山湖水库隔成了南北两个库区,行至南侧库区附近的高处,远远便能看到水库中人影点点,而在靠近岸边的地方则人头攒动。记者来到水库边,只见众多私家车、摩托车等交通工具在马路两侧排队停放,穿插其中的是大量临时棚子,车辆、棚子绵延超过了千米。
水库里已有大量市民在尽兴游着,水性好的不断往深水区游,大多数的人则选择在离岸边较近的地方玩耍着。记者看到,游泳的人中男女都有,同时既有老人,也有六七岁的小孩。而在下午5时左右,更多的游泳者赶来游泳。
记者在库区岸边看到,水库并未修建专门的入水台阶,堤岸碎石密布,不少市民下水时都小心翼翼,而一些在靠近岸边浅水区游泳的人群中,不时传来“真硌人,真硌人”的抱怨。
小摊云集生意火爆
记者在水库岸边看到,因来水库游泳的人众多,这里也汇聚了大量的小贩,他们大多售卖、租赁泳衣、游泳圈等工具,也有的售卖饮料,甚至还有多个炸臭豆腐、卖凉皮、凉面的小摊。
一名租售游泳设备的女性小贩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天气热,每天中午一两点就有人前来游泳,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逐渐散场。这名妇女称,自己的浮漂、游泳圈等设备,租赁一次只需要5块钱,“每天能挣200元左右,就是坐在这里太晒人了。”
记者询问另外一名小贩得知,在该处摆摊设点也是需要规范的,比如在一些路段就不允许搭棚子。这名小贩称,前几天才有人过来检查了一次。
无视提醒“游兴”正酣
在泉山湖水库南侧库区,多块写有“水深危险,禁止游泳”醒目字样的警示牌分列在岸边,警示牌由舜耕山风景区管理处、田家庵三和乡政府和安徽泉山湖置业公司制作。然而,虽然警示牌显眼醒目,但“游人”们并不买账,许多人就在警示牌旁换衣服、入水。
在泉山湖水库北侧库区,这里的蓄水量较往年增加了不少。水深了,然而往年设置在岸边或水面的一些警示牌、警示标语却不见了踪迹。相对于南侧库区,这里的“游人”密度低了不少,但大家一样享受戏水的快乐。
下午6时许,记者赶至老龙眼水库,只见岸边的树上或是堤岸边都有“水深注意安全”、“禁止游泳”等标志和提醒标牌,然而水面上依然有很多人“游兴”正酣。
野泳消暑勿忘安全
天气炎热时,游泳消暑本是种不错的选择,同时游泳也是非常锻炼身体的一种运动方式。不过,在水库野泳可千万得注意安全。记者了解到,每年都有人不幸在野泳中殒命,如去年7月底,老龙眼水库便发生过一起游泳溺亡的案例。
野泳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呢?记者了解到,首先,在水库下水的地方,基本上都是岩石或是碎石,有的很滑,有的比较锋利,市民们在下水时很容易因此受伤;其次,水库底部乱石杂陈,市民们在游泳的过程中脚很容易蹬到石头或其他的杂物受伤;再次,水库中各处水域深浅不一,市民们很难对此进行判断;第四,水库水深面广,没有专业的人员在岸边随时准备救援,游泳的人一旦出现抽筋等意外状况时后果难以想象。
“过瘾”的时候切莫忘记安全,市民们体验游泳的时候,还是选择正规的游泳馆比较好。
图:市民在泉山湖水库中游泳
(记者 吴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