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久违的老字号——淮南肥皂回来了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久违的老字号——淮南肥皂回来了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6/14 6:50:2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淮南牌肥皂、玉兔牌香皂以崭新的容颜回归市场,并在短时间内畅销

      老虎油、淮建牌味精、春燕牌酱油、淮南牌肥皂这些当属淮南老字号的产品,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耀眼一时,如今已踪迹难觅。5月初,当记者得知淮南牌肥皂、玉兔牌香皂以崭新的容颜重现于市场、并在短时间内畅销国内时,不禁为之一振。

      提起淮南牌肥皂,记者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一次记者从外地出差回来,老父亲见面就说:“你的一个同学真有意思,他来淮南买肥皂,居然拿着你毕业时给他的签名找到了我,要我给他批几箱肥皂。我见是你的笔迹,就给他批了。”记者真不知道,那位同学何来神通,知道老父亲能批到淮南牌肥皂。

      淮南日报社的一位老员工听说淮南肥皂又重新面市,很兴奋地告诉记者说:“我家还有两块淮南肥皂,放那都有一二十年了,一点都没变型,变软,到现在还管用。老品牌,就是不一样。”

      淮南肥皂厂始建于1949年12月。1997年改制后,改名为安徽玉兔日化厂,现更名为安徽玉兔日用化学品有限公司。公司负责人张勇19岁就进了这个厂,从工人、业务员、销售科长,到后来,他带1100人承包了这个厂。2000年,该厂销售收入达到8千万元,销售最高峰时期,每个月仅辽宁就要发5-6个车皮,成为当时的“紧俏品”。

      2001年9月,张勇看了淮南日报社一位老记者的一篇报道之后,得知淮南牌肥皂因使用10年没有续批商标,被注销了,顿时掉进了冰窟窿。因为商标的丢失,淮南肥皂失去了往日的辉煌,逐渐退出了市场。而后张勇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国家商标总局的重新批复。与此同时,他不断加大对产品研发的投入,在工艺技术上,配方上进行改进。使原来的污染大户生产出了环保节能的新产品,会补水的肥皂。在现代化的工艺生产过程中,企业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在制皂过程中,甚至要将自来水进行过滤处理,使之达到纯净水的标准,生产车间里到处是令人神清气爽的清香。

      2009年,张勇在省城合肥举行的国有资产拍卖会上以565万元价格,从来自全国28家参与竞拍的厂家中一举拍得淮南肥皂厂。参加拍卖会那日,他从一开始举起竞标牌就没有放下。为了淮南人的这份沉甸甸的记忆,为了重振这个老字号品牌,他对参与竞拍者说:“这个老厂在淮南,这块牌子属于淮南人的,你们谁也拿不去。我志在必得!”他的话掷地有声,他的真情撼动全场,最终他如愿以偿拍得了。  

      “要不是政府的热心扶持,大家的全力支持,淮南肥皂很难回来。就是回来了,也不可能这么快就销售渐旺。” 张勇发自肺腑地说。

(记者 张芳)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