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老龙眼路口非机动车道装上“电子眼”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老龙眼路口非机动车道装上“电子眼”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5/29 6:44:47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调试完成后,机动车走人行道将被拍,洞山中路其他路口是否安装正在筹划中

      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洞山中路老龙眼路口,机动车抢占非机动车道通行以及绕道非机动车道躲避红灯等现象,近日,市交警部门组织人员在老龙眼路口两侧非机动车道上分别设置了监控设备,将对进入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实施抓拍。今后,在老龙眼路口,机动车再绕道非机动车道上行驶,将会被处以100元罚款和记3分。据了解,根据实施效果,交警部门下一步将考虑在洞山中路其他路口的非机动车道上是否也安装监控设备。

      问题:机动车抢占人行道令市民深恶痛绝

      洞山中路宽阔通畅、绿荫萦绕,被市民习惯称为“文明大道”。然而,较长时间以来,洞山中路却一直存在着机动车辆图一己私利或一时之便,随意在非机动车道通行的现象。

      在洞山中路,经常能看到一些中巴车、出租车和私家车等在非机动车道上通行,有的是快速行驶,有的甚至逆行。在洞山中路老龙眼路口、柳郢路与洞山中路交叉路口、市园林局附近等设置了红绿灯并安装有电子监控的路口,常有中巴车、出租车等利用非机动车道为监控盲区,选择绕道非机动车道来躲避红灯和电子监控等,在人行道上鸣笛疾驰。

      机动车绕道非机动车道行驶,给行人和非机动车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令市民深恶痛绝。本报热线经常接到市民致电反映和投诉,早报也一直给予关注,曾多次进行报道。

 

    举措:老龙眼路口非机动车道设置电子监控 

    淮南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交通指挥控制中心主任宫千介绍,已多次接到市民反映洞山中路机动车抢占非机动车道通行的问题,尤其是在老龙眼路口,过往市民反映尤为强烈。为此,经实地调研,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决定在老龙眼路口先行试点,增设监控设备,对进入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的机动车实施抓拍。
    在老龙眼路口两侧非机动车道上,连日来,市交警部门正组织人员安装调试监控设备。宫主任介绍,调试工作将于近日内完成,待调试完成后,将正式实施抓拍。
    宫主任介绍,在老龙眼路口附近的非机动车道旁还将设置机动车禁止通行的标志牌,来提醒机动车驾驶人员。对电子监控抓拍的进入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将依照违反禁令标志处以100元罚款和记3分。宫主任表示,下一步,交警部门根据实施效果,考虑是否在洞山中路其他路口的非机动车道上安装监控设备。

 

    观察:看到亮起电子监控,机动车开始减少

    在老龙眼路口非机动车道上亮起电子监控后,对平时从路口非机动车道走惯了的机动车效果如何呢?记者先后于5月27日、28日在老龙眼路口进行了观察。
    5月27日上午11时开始,记者在老龙眼路口北侧观察了20多分钟,看到从非机动车道通行的机动车多达十几辆,私家车、出租车一辆接着一辆,还有一些公务车。记者看到,逆行进入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看到亮起的电子监控,有的试着调头,有的躲避不过,就直接从地砖上快速驶过。5月28日早上7:30开始,记者在该路口北侧观察十多分钟看到,在该路段,进入非机动车道通行的机动车明显减少。
    “以前,这个路口的非机动车道上没有电子监控,许多机动车辆想走就走。现在,看到亮起了摄像头,进入非机动车道的机动车开始减少。”从老龙眼路口人行道经过的市民说道。
     老龙眼路口新装的电子监控也引起了附近居民关注。“我是住在路口附近的居民,每天开车都要从路口来回经过。现在路口非机动车道上安装了摄像头,怎么开才能不违章被罚?”5月27日,住在附近的居民向交警部门进行询问。宫主任介绍,住在附近小区的车主应沿机动车道行驶到小区入口后再进入小区,不得借道通行。(记者 张明星)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