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见摔倒的老人,扶还是不扶?淮南市民王先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扶,毫不犹豫!但事后,却忧心忡忡。
4月28日晚10点半左右,王先生拨通了本报移动热线:“我不知道今天究竟是干了一件好事,还是给自己找了一个麻烦?”王先生在电话中的语气显得有些忐忑,当天,他扶起了一位被人推倒在地的老人,在他看来,这原本就是小事一桩,可是事后越想越担心:万一被老人反咬一口,岂不是有理也说不清?
王先生向记者描述了事情的大致经过:4月28日早上7点多,在淮南市田家庵区十涧湖西路的一个居民区门口,一个年轻小伙子和一个老人迎面撞在了一起,双方随后发生争吵,年轻小伙子态度恶劣,上前一步把老人推倒在地。发生的这一切都被恰好路过此处的王先生看在眼里,他立即上前怒斥了小伙子,自觉理亏的小伙子很快离开了现场,王先生将被推倒在地的老人扶起,见老人并无大碍,劝解了两句之后便和老人分开了。
在扶起老人的那一刻,王先生并没有想太多,路见不平、见义勇为,在王先生看来原本只是小事一桩,但事后想到网上不少扶起摔倒的老人反被诬陷为肇事者,甚至被勒索赔偿的新闻,王先生又觉得忐忑不安,寻找目击证人成为了王先生的“救命稻草”,王先生说,当时看见整个事件过程的还有街边卖早点的商贩,如果要是真被人反咬一口,希望记者能够出面为他寻找证据和证人,还他清白。
王先生的担心也并非完全杞人忧天,扶起摔倒老人反被诬陷索赔的新闻早有耳闻。
2006年11月20日早晨,江苏南京,彭宇扶起了被撞成骨折的老太太,事后老太太指认撞人者是彭宇。从一审到三审,最后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撤诉,此后各方三缄其口。
2009年10月21日上午,天津,车主许云鹤看到一老太太跨越路中心的护栏倒地受伤,许云鹤立即停下车,从车里翻出创可贴给老太太包扎上,并拨打了120。老太太声称许云鹤为肇事者,并要求索赔。
2011年8月26日中午,江苏南通,长途车司机殷洪彬扶起了受伤的石老太,事后老太指称殷为肇事者。幸而大巴车上安装了录像设备得以真相大白。
如果上述新闻听来让人觉得可气,那么下面的事情听来便让人可悲了。
2010年12月15日,广东深圳,78岁老人在小区里跌倒,保安和路人无一上前搀扶。20多分钟后,老人仍孤零零地趴在地上,已没有了呼吸。
2011年9月2日上午,湖北武汉,88岁的李大爷在离家不到100米的菜场门口迎面摔倒后,围观者无人上前扶他一把。一个半小时后才被送往医院救治,李大爷终因鼻血堵塞呼吸道窒息死亡。
看到老人摔倒在地,扶还是不扶?这个原本简单的问题却让不少人陷入了纠结,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后得到的却是恩将仇报、惹祸上身,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陷入了一种莫名的尴尬。
面对“老人摔倒无人敢扶”事件的频频发生,我们既听到了世风日下的集体谴责,也会发出好人难当的无奈感叹。人之初,性本善,助人为乐、救危济困、见义勇为原本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日日耳濡目染,受此熏陶,不可能在一夜之间便将这些美德集体遗忘殆尽,“老人摔倒无人敢扶”的尴尬,并非人们良知泯灭的表现,而是信任危机下上演的悲剧。
每个人都会变成老人,每个人都有老年亲属,如果人们心中的信任危机永远持续下去,如果再也没有人愿意在他人需要帮助时伸出援手,那么,这个社会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将成为最终的受害者。扶起你我之间的信任,仅靠一个人是办不到的,但如果所有人都愿意伸出自己的手,那么扶起这份信任的力量将不断传递和壮大。
(记者 顾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