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先行者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织密防止添加剂滥用安全网
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先行者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1/22 7:09:2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凤台县高点布局主动融入中原经济区规划前瞻

      2012年11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原经济区规划》,这是迄今面积最大的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标志着中原崛起吹响强劲号角。

      凤台成功进入!

      面对新的黄金机遇期,凤台县如何立足中原经济区总体布局,变进入为融入,变边缘为前沿,全面对接,主动融入,走出一条既彰显凤台特色,又借势崛起的发展道路,成为摆在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此,凤台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各类专题会、座谈会,充分汲取民智,认真审慎思索,深入统一思想,反复科学论证,做出了前瞻性的科学抉择。

      以大手笔绘制大蓝图

      实行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矢志不渝地坚持规划体系的总领作用,以产业发展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核心,以基础设施为保障,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全面提升“三化”发展质量为目标,加快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联动”进程,全面构建“八大格局”,致力构筑大工业格局,提升跨越发展支撑力;致力构筑大农业格局,提升跨越发展承载力;致力构筑大建设格局,提升跨越发展驱动力;致力构筑大开放格局,提升跨越发展竞争力;致力构筑大教育格局,提升跨越发展推动力;致力构筑大文化格局,提升跨越发展凝聚力;致力构筑大民生格局,提升跨越发展保障力;致力构筑大和谐格局,提升跨越发展向心力。励精图治谋发展,全心全意惠民生,使全县呈现出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城乡面貌大为改观、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群众和谐安康的良好局面。在全省率先探索建立“资源型地区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科学发展先进县行列,倾力争当中原经济区建设“先行者”。

      以大农业提升大保障

      凤台县是个农业大县,该县把追求土地产出率高、资源利用率高、劳动生产率高“三高”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目标,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业生产社会化、农村商品流通、农村金融、农村信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六大农业服务体系。深入推进国家“十二五”粮食丰产科技项目,扎实开展稻麦“吨粮县”创建活动,积极谋划“粮食银行”建设,促进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积极推广店集“土地托管”模式,加快土地经营规模化,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强力推进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力争2013年实现全县水稻机械化栽植覆盖80%以上土地的目标。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坚持规划引领、多元投入和示范引导,构建“一核、一轴、四带、六片、一区”空间格局。依托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优势,积极培育深加工龙头企业,形成精深加工产业链,打造中原经济区重要的粮食生产和现代农业基地。积极推进全县农业向“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龙头化企业”方向发展。

      以大工业促动大发展

      工业发展离不开园区经济。该县实施“工业突破行动计划”,大力发展煤炭、电力、农产品加工、矿山机械、纺织服装、新型建材等支柱产业,培育壮大煤化工、风力发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发展。推动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着力打造“一区三园”,加快煤制天然气循环经济园、凤凰产业园、桂集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鼓励发展“飞地经济”、“总部经济”,积极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规模大、效益好的大项目。培育壮大矿山机械、新型建材、纺织服装、商贸物流等四大主导产业。按照“布局合理、定位明确、基础完善、功能配套、特色鲜明”的原则,加快乡镇工业集聚区和皖淮军工园、现代粮食产业园、再生资源回收物流园等各类特色园区建设。大力推进全民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大发展,把凤台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经济增长板块上一个重要支点。

      以大交通连接大中原

      紧紧围绕“编织大路网,构建主骨架,打通内循环,提升畅通率,开发淮河岸线,打造皖北物流中心”的目标,着力构筑以商杭高铁、济祁高速、淮河二桥、省道路网、淮河水运为主干,以县乡道、村村通为脉络,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交通运输体系。抢抓合淮交通一体化机遇,改造102、203和308省道,维修凤台淮河大桥,建设淮河二桥,提升城区路网,力争成为合淮两极的重要支点。科学规划淮河岸线码头,加强淮河航道管护,实施西淝河船闸项目,实现煤炭运输通淮达江,提高水运能力。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培育支持大型物流企业发展,构建低成本、高效率的客货运输体系,致力打造现代综合交通枢纽。

       以大生态改善大环境

       把改善生态环境作为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工程,致力建成“五大体系”:建成“东南山区”绿色屏障体系。依托经济开发区、李冲回族乡、凤台林场的山地资源,加强森林资源培育,让山地绿起来,让森林活起来,构筑起凤台东面和南面的绿色生态屏障;建成“五河二湖”绿色河湖体系,围绕淮河、永幸河、茨淮新河、西淝河、凤凰湖等水资源,建好大型骨干林带,培育水源涵养林,打造生态新湿地,再现“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的美景;建成“三区互动”绿色景观体系,树立精品意识,提升老城区绿化档次,推进经济开发区绿化升级,加快凤凰湖新区绿化建设;建成“三农共建”绿色乡村体系,结合美好乡村规划,实施森林增长工程,共建绿色美好家园;建成“四路协调”绿色长廊体系,围绕凤淮、凤寿、凤蒙、凤利四条省道,加快绿色长廊建设,着力打造出一个绿水青山的生态凤台,努力建设成为中原大地生态文明示范区。

      采访中,凤台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告诉记者,该县牢牢抓住进入中原经济区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富强、开放、文明、幸福、美丽的新凤台,必将在争科学发展之先、创和谐社会之优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中原地区强势崛起中发出最闪耀的光芒。

(记者 刘银昌 通讯员 李兰春 沈 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