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城塘渔场将建设安徽省“福瑞鲤”扩繁中心
1月下旬,记者从淮南市农委养殖业科获悉,通过大力推广适用养殖技术,引进示范养殖新品种、新材料,积极开展对全市渔业发展牵动性的科技难题进行攻关,淮南市科技兴渔工作亮点多,成效显著。
通过对传统养殖技术的改良和完善,使池塘的产量和效益提高一倍以上。2012年全市实施“池塘倍增计划”面积1100亩,平均亩产1650公斤,比一般池塘精养单产提高82%,最高亩产达3150公斤,创造了淮南市常规鱼类养殖的最高记录,池塘倍增计划成效显著。
市农委积极推广沉陷区净水增鱼技术,2012年与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技术合作,探索采煤沉陷区农业利用新途径。在全市选择了4个点共1.1万亩水面,投放各类苗种80余万斤,投入资金600多万元。通过一年的努力,生产商品鱼350万斤以上,产值2000万元,采煤沉陷区“净水增鱼”试点成功。
2012年淮南市窑河渔场在全省唯一引进黄颡鱼超雄亲本,成功繁育出全雄黄颡鱼500万尾,并引进全雄黄颡鱼卵黄苗1000万尾,培育其规格苗种800万尾。蔡城塘渔场从中国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引进福瑞鲤鱼苗35万尾,经过8个月的饲养,苗种个体达到350-500克/尾,亩均产量达到2400千克,其生长速度比本地普通鲤鱼快1倍以上。目前,蔡城塘渔场又引进福瑞鲤亲本100尾,计划2-3年内建成安徽省“福瑞鲤”扩繁中心。
(记者 张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