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八公山区克服宏观经济下行的不利形势,坚持“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城乡统筹一体化”的转型发展路径,攻坚克难谋发展,集中精力抓建设,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3.09亿元,首次突破3亿元大关,同比增收2302万元,增长8.1%,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顺利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财政收入的良好开局。
优化传统产业。该区大力发展豆制品、矿山机械、新型建材和陶瓷、纺织等传统支柱产业,加大对煤电建材、化工煤机等产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新上项目和技术改造。新庄孜煤矿高定位技改、新庄孜电厂发电机组技改顺利完成,舜岳水泥公司日产2000吨熟料生产线、亿万达公司年产1.2万辆矿车生产基地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金桥新型建材煤矸石二期、吴氏豆制品新型复合生产线技改加快建设,7个企业“退城进园”工作积极推进,皖淮机械厂整体搬迁稳步实施。全年累计投入地方煤矿技改1.1亿元,落实科技三项经费289万元,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3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完成工业投资9亿元。
培育特色产业。该区不断完善景区设施功能,加快旅游项目建设,积极打造新皖北旅游目的地,全年新建续建旅游项目20个,完成投资3.74亿元,接待游客35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5.7亿元。这个区以发展家禽牲畜水产养殖、经果林蔬菜种植、豆腐加工、农家乐休闲观光为重点,立足优势发展特色,努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2012年,实现农业附加值36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9941元,增长15%。
加快项目建设。该区严格执行招商引资调度会制度、项目攻坚周报制度、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奖惩制度,重大招商项目主要领导亲自洽谈、亲自落实。16支专业招商小分队累计外出招商79次,先后赴福建、浙江、湖南、北京等地,对当地知名企业进行登门拜访、考察洽谈,接待客商50余次,联系洽谈项目58个,涉及金额69.7亿元。利用第七届中博会、第十九届豆腐文化节成功签约项目15个,投资总额18.75亿元。2012年共落实招商项目113个,总投资94.08亿元,实际到位内资34亿元,外资400万欧元。
(通讯员 樊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