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完成166.2亿元
201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财政、国税、地税部门克服经济下行的困难,紧抓增收节支,强化财税管理,全市财政收入突破历史高位,共完成166.2亿元,位居全省第五位,为年初预算的105.7%,较去年同期增长19.7%。其中,市本级完成76.56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10.3%,较去年同期增长24.7%。全市完成地方收入98.61亿元,为年初预算的123.8%,超序时进度23.8个百分点,同比增长38.1%。
在具体工作中,财政部门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服务经济发展大局。深化财政金融结合,完善在淮金融机构政府性存款与新增贷款挂钩机制,带动10家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2亿元。争取上级财政专项转移支付19亿元,增长10.3%;外国政府贷款9.2亿元人民币;地方政府债券1.53亿元,增长37.8%。二是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大科技资金投入,支持企业关键技术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统筹安排资金20.6亿元,推动煤制天然气、陕汽新能源汽车、云海战略创新实践区、医药生物园等新兴产业发展。安排9000万元,支持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三是加快城乡统筹步伐。健全投入机制,2012年全市“三农”支出28.2亿元,增长31.8%,有力促进了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整合涉农资金4亿元,加快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通过“一卡通”发放财政补贴资金5.2亿元,发放补贴对象212.6万人次。整合涉农资金6亿元,促进美好乡村建设。四是推动社会和谐建设。做实“大民生”,2012年全市民生支出100.8亿元,增长21.9%,占全市财政支出76%,地方财力新增部分80%用于民生投入。认真实施35项民生工程,全年实际拨付资金17.9亿元,占全年预算的113.3%,民生工程持续实施得到城乡居民广泛好评。五是提升依法理财水平。坚持科学理财,初步构建了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相互衔接的预算体系。
(记者 武春晖 通讯员 韩雪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