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城中山”——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步推进
“城市绿脊”掀开一角更添活力
一连串新动作,加快了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我们这座城市的“绿脊”,掀开美丽一角后,更添活力!
2013年伊始,记者在山南亲历到,出洞山隧道不远处,下了淮河大道,只看见新辟通衢一直奔西而去,直通令人期待的志高动漫神州欢乐园。这条平坦、宽阔之路,紧挨着舜耕山脉崛起,也就是在2012年的最后几个月。
泉水滋养的秀美老龙眼边,由北向南,一条大道的路基正在铺设中。听说这条路叫“志高路”,1.1公里长。对老城区不少市民来说,从这里漫步到志高是近道。
据披露,截至2012年底,舜耕山风景区已投入工程建设资金约9000万元,相关规划设计、工程设计及前期报建费用约1000万元,合计工作量约1亿元。
美丽的蓝图,这一回特地为了“城中山”——舜耕山打造,并开始徐徐展开。
规划建设舜耕山风景区,是市委、市政府突出生态建设的大手笔,是倾力改善城市功能、环境、品位的新思路。2009年,上海市园林设计院和淮南市城市规划局共同编制了《舜耕山风景区规划》,以“保护、完善、开发、利用”为指导方针,对舜耕山风景区做了整体性规划,将舜耕山风景区生态资源升华并引入城市之中。2011年5月,《舜耕山风景区规划》获批。
拓展之举,早已启动。根据淮南市人民政府与中融诚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中万景旅游控股有限公司签订的《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框架协议》及《补充协议》,淮南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与中万景旅游控股有限公司签订的《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代建合同》约定: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范围东起中兴路,西至合淮路,南北至沿山路。项目建设内容为南北沿山路、景区道路、生态修复(废弃地的治理、绿化等;裸地的补栽补种及植被恢复等)、景点及景观小品、景区绿化、景区大门、景区给排水及供电、宣传设施、雕塑、停车场及相关旅游服务设施等。计划总投资约12亿元。
舜耕山风景区建设指挥部应运而生。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于2011年3月16日开始实施。
南沿山路、北沿山路,先行一步重塑舜耕山风光,成为引人瞩目的关键词。
目前,在建南沿山路(合淮路—淮河大道)志高园区至淮河大道段约2公里长已基本施工完毕,西段1.1公里完成征地拆迁工作后即安排施工;北沿山路(合淮路—中兴路)、南沿山路(淮河大道—中兴路)及景区道路环境评估、地质勘探、招投标等工作已完成,施工、监理单位已落实,待征地拆迁工作完成后即可进场施工;妈妈涧箱涵工程已完成;志高路施工单位已进场,道路定位放线工作已完成,目前正在办理山体爆破手续。
《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已于2012年2月7日由市园林局组织相关专家评审并经市规划局第九次业务会通过,现于2012年12月18日再次上报市建委。
《淮南市舜耕山风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议书》,已被市发改委批复同意项目立项。目前正在落实环境影响评估及土地勘界工作。景区大门附近的详细规划及施工图纸已完成。
这是淮南之幸,百姓之福——作为淮南市的城中山脉,舜耕山连绵数十里,东西贯穿新老城区,是我市真正的“城市绿肺”和“生态中庭”,其城市形态在全国是十分罕见的。她,既有上天赐给淮南的自然奇葩,又有上古贤君舜帝躬耕淮南的励志传说。
“我心中的舜耕山风景区”征文活动,由舜耕山景区建设指挥部、中万景集团、市园林局、淮河早报社联合举办,激起了热情市民的关注。在这个园地,众多有识之士像挖煤一样挖文化,至今已刊登了40余篇文章,其中不乏一些“金点子”。
拥抱舜耕山,热议舜耕山。“构建舜帝园,设立孝坛,择舜帝诞辰日举行仪式”,“建设舜文化研究馆或舜文化交流馆”,“以舜领衔的精神领袖为专题,打造励志园”,“将奇石拟人化取名竖立标牌,给山中古树名树悬挂树牌”,“每一个景点都要讲述故事传说”,“在需修复的山林中规划义务植树基地,开辟亲子林、情侣林”……我们大家的愿景,都希冀身边的舜耕山风景区最终打造成历史文化名山。
挖掘和培育舜耕山文化,势在必行;推进和拓宽基础设施建设,机不可失。
攻坚战,才刚刚开始。我们应当清晰地看到,山中乱埋乱葬现象比较突出,严重影响到整个舜耕山风景区的风貌;整个舜耕山土地的产权情况比较混乱,对于统一规划、建设舜耕山风景区十分不利,也增加了征地拆迁难度;一些废弃地,一时无法进行有效的植被恢复和绿化……
追思圣贤,励志图强。淮南人有志气、有能力、有智慧,将大舜艰苦躬耕的精神凝固在舜耕山风景区的宏伟工程中,亮出一张淮南恒久的精神名片。
轻松穿越舜耕山的梦想,不要多久,将一步步变成现实:山南山北,四纵多横。路网相牵,往来便捷。
如果梦圆2013,驾车行驶在洞山景区、老龙眼景区乃至舜耕山景区,沐浴着郁郁葱葱的林海绿色,饱餐着蜿蜒起伏的山岭胜景——这一新的跃动,让我们好生期待啊!
(记者 胡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