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四大景区将彰显大舜文化和舜耕精神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四大景区将彰显大舜文化和舜耕精神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1/9 6:41:4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舜耕山景区建设展开历史与现实交融的画卷
四大景区将彰显大舜文化和舜耕精神

      舜耕山风景区位于淮南市主城区的中部,东西连通八公山、上窑山两大名山,南北联系东部城区与山南新区,是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和景观体系的核心区块,同时也是淮南市“三山鼎立、三水环绕、三城互动”的城市山水格局以及城市“东进、南扩、西调、北联”的发展方向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舜耕山风景区“城市绿脊、生态中庭”的性质和市民休闲游赏的需求,舜耕山风景区建设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指挥下,科学合理的本着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着手营造和建设融保育山林、爱国教育、游览风光、休闲度假、娱乐健身与旅游服务等功能为一体的复合型城市风景名胜区。

      舜耕山风景区核心地段的开发建设引起广大市民的关注,尤其是离市中心最近的四个景区的开发建设,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记者日前走访了景区开发建设的有关部门,了解到四个景区的规划建设情况大致如下。

      舜耕山风景区共分六大景区,其中核心地段的四个景区沿着外部沿山路自西而东为老龙眼景区、洞山景区(洞山游园)、舜耕景区和大通山景区。这四个景区基本满足了大部分市民的休闲游赏、娱乐健身、怀古思今、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等功能的需要。并结合这四个景区设置四大山门——即以上四个景区的主入口,以四艺为基础,设置“数、书、乐、御”四大山门,各个景区即能独立又可联系,形成一个可分可合、完整的综合景区序列。

      娱乐参与园区——老龙眼景区

      这里的规划范围为老龙眼水库及其周边区域,北界至老龙眼水库北部大坝,南界为南沿山路,西接206国道,东临志高游乐园。主要景点有张山观瀑、森林休闲、九龙大坝、滨湖会所、老龙眼水库、茶室码头、龙眼清流、“数门”、流水磨盘等。

      老龙眼景区规划设计以生态、文化为核心,优化城市与山水的脉络关系,空间上以“游龙戏珠”的总体布局形式。景区“显山露水,还绿于民”,营造“生态性,休闲性,参与性”一体的城市休憩绿地。老龙眼景区的植物安排以紫薇和石榴两种花为特色,配以其他观赏花卉。

      文化休闲健身园区——洞山景区

      洞山山顶游园与洞山北坡游园目前已见雏形,规划建设主要以挖掘提升景点的旅游资源,完善配套旅游设施为主,该景区北至沿山路,东至清风阁,西至舜耕亭,南至中华之光。洞山风景区的主题为文化休闲健身主题园区。结合《淮南子》博大精深的道家理论体系,利用采石形成的废弃岩壁,请名家雕刻百家书淮南子石刻,扩大景区景观、挖掘文化价值。主要景点有书门(书道广场,即日晷台)、舜耕亭、老佛洞、清风阁、神龟听琴、对眼石、洞山石壁淮南子石刻。洞山景区的植物安排突出樱花和红枫,这两种植物成为观赏春季樱花,春、秋两季赏红叶的地方,同时配以丰富的以爱情有关的植物种类。

      洞山生态区前期进行了较为完善的风景复育,其进行景观统筹、生态优先、以人为本、挖掘文化,进行了植被修复、山路建设、景点小品建设,改善了洞山北坡的生态环境,并成为目前舜耕山最为市民推崇和喜爱的游览区域。

      历史文化旅游园区——舜耕景区

      该景区结合了舜耕山风景区中部山体南部平地与五层山的特殊地形,规划范围为西起淮河大道,东至淮舜路,南北接沿山路,包括豹头山植物园与淮南名人园。其规划建设以“舜歌南风”为主题雕塑的乐门内的广场,突出和加强舜耕文化的内涵和意境,结合五层山地貌与该区域的山水资源进行舜耕文化的系统挖掘、整理、弘扬。景区结合采石场形成的废弃地规划建设包括有大舜庙、舜帝禅让台、舜帝纪念碑和百官石刻、象耕鸟耘、神耙御牛等与舜帝文化相关的景点,组成一个系统、完整的舜帝文化旅游园区。在舜帝园的东侧利用采石废弃地重建白马寺和淮南名人馆等景点。在电视台山顶规划建设淮南阁。并整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和景点,如洞山水库、蜡烛山石林、野猪石、罗成上马石、情人树、仙人靠、罗成跑马场、马虎洞瀑布、老泉眼,形成自然山水和人文景点互融、和谐的休闲旅游景区。舜耕景区的植物安排突出桂花和梅花两种特色花木,成为秋季赏桂和冬春赏梅的区域,同时这两种花木与大舜文化息息相关。

      在风景区建设中必须挖掘并大力打造舜耕文化,构建大舜文化景观体系,突出舜耕山风景区的舜耕文化特色,成为风景区的典型景观和重要的旅游资源。

  爱国教育园区——大通山景区

  大通山景区规划范围北起沉陷区北部边界,南达南沿山路边,西抵淮舜路,东达中兴路。该景区结合大通万人坑水牢等沦陷记忆,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题,规划为森林生态区和国防教育园、大通山郊野园等。主要景点有御门广场、军演场、爱国主义训练营、革命纪念林、大通石崖、千米花道、淮南植物园、入口旅游广场、科普浮雕、百鸟天堂等。大通景区主要体现生物和植物的多样性,展示丰富多彩的植物种类,寓教于乐,成为中小学生认识植物、了解植物、接触自然的第二课堂。

  舜耕山东西漫延山峦起伏,但山不高,峰不奇。虽坐落于淮河之滨,却被城市所隔,城市的高楼大厦也将湮灭美丽的舜耕山。为此,景区建设者们将在舜耕山之巅修建登高望远的景观建筑,从高处眺望美丽的淮河城市,强化山、河之间的映照,彰显淮南城市的特色。

(记者 李舒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