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关爱农民工 寒冬送温暖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关爱农民工 寒冬送温暖
【字体: 】 发布时间:2013/1/7 6:45:5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元旦一过,便进入到农民工返乡的高峰时节,在人流量相对集中的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外,都能看到专门为农民工搭建的咨询点,有免费技能培训,有就业创业指导,也有优惠政策咨询,一张张《农民进城就业服务卡》让广大农民工朋友了解到相关的优惠政策和措施,设立的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也为他们提供着合法权益的“保护伞”。关爱农民工,让他们在寒冬里感受着党和政府送去的温暖。

      截至去年年末,我市65个街道(乡镇)、229个社区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561个行政村配备了劳动保障信息员,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70多万人次,已为农民工提供就业政策咨询3万人次。为了让有创业意愿的农民工朋友有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我市将失地农民小额担保贷款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全市已累计建立农民工创业园16个,占地430多亩,已引进创业实体47户,直接带动农民工就近转移就业1742人。与此同时,我市加大了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以27家重点企业为龙头,以50家定点培训机构和11家公共职业训练基地为两翼,完成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培训1.02万人,在岗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5000多人。足额拨付各类培训补贴1351万元,发放技工学校助学金109万元,帮助农民家庭贫困学生676人。

      为帮助广大农民工朋友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我市完成了市人力资源市场整合,建成2000平方米招聘大厅,设置咨询窗口26个,累计开展就业招聘活动50次,促进农民工转移就业1.6万人。并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扩大参保覆盖面,73.61万名城乡居民和30.8万名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市、区两级财政增加缴费补贴近3200万元。建立居民医保参保活动站50个、社区医疗服务机构125家、职工医保定点药店220家。开通农民工工伤申报绿色通道,做到符合条件的轻微伤工伤即报即办,2012年行政调处农民工轻微伤案件10余件。

      严厉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各级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一环,我市不仅打通了6小时工资清欠通道,还建立市、县两级农民工维权服务中心。去年共及时调处农民工工资拖欠案件277件,涉及金额5000万元。同时,我市还建立了四级劳动保障两网化监察机制,累计检查用人单位600户次,约谈重点监控企业33家,立案查处劳动保障违法案件519件,涉及劳动者7万多人次。并在全省率先建立街道乡镇劳动争议调解组织66个,组建基层调解员队伍405人。全市一半以上劳动争议案件在基层化解、在基层仲裁。

(记者 李舒韵)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