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居民安置暖人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让“春申号”驶向更富文化认同的未
 跨越国界的“生命种子”,传递大爱
 协同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居民安置暖人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12/21 6:56:3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在阜阳三角洲公园,放眼望去,颍河环绕而过,乔木灌木错落有致,柏油马路成了草坪的点缀,不远处的移民安置区鳞次栉比。公园内,幽静的小道紧邻河岸,曲曲折折伸向远方;下沉式广场上,孩子们尽情地玩耍嬉闹,大人们则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聊天话家常。

  而在5年前,这里还是阜阳市“脏、乱、差”最为严重的地方之一,晴天臭气熏天、雨天粪水横流、安全事故不断……

   颍东区政府工作人员康林向记者介绍道,三角洲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末,是颍河改道修建颍河闸时留下的三角形洲地,洲地总面积约830亩。因濒临颍河,地势低洼,加之防洪等城市基础设施薄弱,逢雨必淹,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以前的三角洲成为了“问题之洲”。

  谈起以前三角洲的“问题”,曾经的住户们有着最深刻的体会。

   华灯初上,在阜阳和谐路社区,三角洲移民安置区的一排排楼房透射出明亮的灯火。

  记者走进一栋住宅楼,敲开搬迁户高贵挺家的房门后,墙上高高挂起的大红“喜”字非常夺目,原来他的女儿不久前刚刚出嫁。57岁的高贵挺在三角洲生活了30多年,他告诉记者,三角洲的住户多是船民,在岸边简易搭些窝棚便长期居住了下来。他们一家4口挤在不足20平米的砖房里,吃的是压水井,用的是旱厕,夏天发洪水时只能往大坝上跑,生活是“脏、乱、险、差”,洲上的住户们没有谁不想离开那里。

  当地政府实施移民拆迁安置工程后,高贵挺一家于2007年搬进了现在的新房。“生活那是发生了做梦一样的变化,现在用的是自来水、天然气,通讯、有线电视、学校、幼儿园等配套齐全,什么事都不用操心咯!”住着新房,没事时上三角洲公园逛逛,谈起如今的生活,高贵挺夫妇乐得合不拢嘴。

   “跟以前比起来,生活一个是天上、一个是地下。”78岁的住户郑继文也是深有感触。郑继文是一名低保户,以前一大家子挤在20多个平米的老房子里,2007年搬迁后,郑继文和其他低保户一样,没有花一分钱便住上了50平米的新房。

    康林介绍称,为消除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改善人居环境,阜阳市实施了三角洲除险保安移民拆迁安置(棚户区改造)工程,具体由颍东区负责实施。2007年6月20日,12个居民组居民开始搬迁,住户们的热情非常高,仅用10天时间便完成了搬迁工作。

  经过精心选择、科学论证后,三角洲除险保安移民安置区选好了位置,安置区规划用地395亩,建设住房98幢、30.2万平方米,计3678户。安置区内房屋套型设计合理,分50-120平方米8种套型,水、电、路、燃气、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配套齐全,社区、学校、幼儿园等设施一应俱全,整个小区布局合理,路网完善,结构紧凑。昔日“棚户区”居民彻底摆脱了以前不堪回首的困苦生活,多年的期盼变成了美好的现实。

  拆迁安置也给采煤沉陷区的居民带来了新期待。在凤台县凤凰湖综合安置区,一排排整齐的楼房已经耸起,配套的凤凰中学主体工程也已完工,一座总规划24平方公里的新城正在拔地而起。

  “俺家已经分到房子了,目前正在装修,春节前就可以入住了!”尽管离搬家还有一段时间,但岳张集镇大公村村民李大爷已有些迫不及待,总爱到“新家”去看一看。他告诉记者,住进新房后,明年在外打工的儿子还可以在家门口的工厂上班。

   “我们实现了居住安置模式到综合安置模式的转变,统筹考虑好了沉陷区农民的就业、就医、就学和社会保障等问题,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是国内规模最大、安置模式最优的沉陷区安置区。”凤凰湖综合安置区一位负责人说,安置区可容纳8.3万名采煤沉陷区人民居住,一期4000多人将于年底入住。

(记者 吴巍)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