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棚户区改造:让百姓住进心中的“家”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爱的后备厢”满载的是亲情与乡愁
 从春节习俗中汲取文化自信的力量
 参军入伍 让青春更精彩
 让文物“活起来” 博物馆“火起来
棚户区改造:让百姓住进心中的“家”
【字体: 】 发布时间:2012/7/11 6:34:55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2012年6月15日,随着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发布《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对“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属院”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征收,标志着淮南市这一民生工程,田家庵区首个棚户区改造项目——人民医院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工作正式启动。

     “屋里小半间,头顶能望天,四世同堂住,睡觉肩挨肩”。这就是棚户区居民生活的真实写照。6月15日,随着田家庵区人民政府发布《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公告》,对“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属院”棚户区改造项目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征收,标志着人民医院棚户区改造项目征收工作正式启动,该片居民告别棚户已为时不远。7月9日,记者一行采访了该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水峰,同时实地探访了棚户区,了解到了有关该棚户区改造的最新信息。

      征收启动近一个月 过程基本顺利

      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属区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部对面,淮滨路北侧、人民路东侧、淮建路南侧、市少儿图书馆西侧,占地面积12940平方米。该项目辖区内共居住248户,现有住宅面积1.58万平方米,60%以上房屋均属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所建砖瓦结构房,现已有多处房屋面临漏雨倒塌。

      为此,2009年5月27日该区域被市棚改办〔2009〕01号批文正式列为市第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2009年8月27日市发改审批〔2009〕13号通知批准立项。2010年2月22日,经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公开招标,安徽圣烨置业有限公司为中标融资合作单位,2012年5月30日,安徽圣烨公司子公司淮南圣烨置业有限公司与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正式签订了《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属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改造协议书》。

      同时,市规划局于2011年5月24日签署了该项目用地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根据市规划局淮城规条件〔2010〕91号规划条件通知要求:项目规划总用地面积12940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为72414.47平方米(其中住宅42266平方米,公共建设面积30148.82平方米),规划居住总户数为566户(其中248户用于拆迁安置)。2011年9月29日,经田区政府研究决定,发布了《关于成立市第一人民医院棚户区改造项目领导小组的通知》,成立第一人民医院棚户区改造项目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2011年9月30日,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该项目辖区内发出《市第一人民医院棚户区改造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行房屋调查登记工作的通告》,并于2011年10月20日发出〈关于《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属区棚户区改造项目房屋征收补偿方案》征求意见的公告〉,公告公示结果是:应征询户245户,完全同意征收方案的122户,基本同意征收方案的102户。根据征求反馈意见,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房屋征收补偿方案》进行了修改补充完善。2012年6月15日,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正式发布《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政府房屋征收决定公告》,正式对项目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房屋实施征收。6月25日起正式与被征收户签约,在15个工作日里,已选房的被征收户达到178户,占被征收总户数的72.65%。

      对于相关补偿费用,据介绍,该项目征收住宅、商业、办公、业务用房,征收人(田区人民政府)按被征收产权面积5元/㎡·次给付搬迁费;征收人按被征收产权面积10元/㎡·月给予住宅被征收人临时安置费,按30元/㎡·月给予商业(非住宅)被征收人安置费等等。

      改造旧房 老百姓们很欢迎

      眼见为实,7月9日上午,记者首先来到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家属区,刚进入这个家属区,门口就有一堆垃圾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让人十分不爽。这个家属区有楼房,也有平房,楼房稍微新点,一直往里走,在该家属区的北端,基本是平房,十分陈旧,因为地势稍微低一些,前几天下的雨让部分泥土路还没有完全干,潮湿的气味弥漫在空中,加之凌乱的垃圾随处可见,置身于此,让人感受不到一点现代城市的元素。今年73岁的人民医院退休职工谢秀芳老人就和老伴住在这里的一处平房里,沿着一个狭窄的小巷,记者来到了她的家。在谢秀芳老人的家,记者看到,墙皮掉了多处,据说还是经常修补才不至于掉的更多。谢秀芳从上个世纪80年代住在这里,已经度过了30个年头。当时一家五口居住时十分拥挤,后来孩子们陆续搬了出去,自己就和老伴居住在这里。梅雨季节,一旦雨下得大点,巷子里的水就灌到家里去了,这让她觉得很烦,出门时得穿上长筒胶鞋才行。这些平房都没有厕所,只有一个公共厕所在家属区的一角,几十年日复一日,谢秀芳对此简直是“深恶痛绝”了。谢秀芳对记者说,听说要改造家属区了,她是非常赞成的,早日建好,早日改变这种窘迫的处境。她已经选好了新楼房,8楼,70多平米,按照她现在的居住面积,基本不要交什么钱。她也选好了中转房,只等天凉快些就搬出去。当日上午,记者在谢秀芳家正好碰到了淮滨街道东城社区工作人员潘虹,潘虹是来问问老人在搬迁方面有什么困难需要帮忙的,她告诉老人,如果不方便,老人搬家的时候可以找社区帮忙。

      在签约处,刚签完约的人民医院质管科的陈元杰对记者说,环境差,用水乱等弊病让这个家属区的改造显得很迫切和必要,作为一个住户,他认为改造家属区对住户是有利的,他希望政府和开发商能按签订的合同办事,不能朝令夕改。也有极少数用户在补偿方面有异议,改造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淮滨街道办事处主任水峰说,他们会积极做工作,最大限度的让各方面都满意。

      穿针引线 社区工作人员不容易

      “棚户区改造听起来十分简单,但做起来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棚户区居民都曾经是或者现在仍是第一人民医院的职工,每个人对这块地方都有很深的感情,更何况改造涉及到数百口人的切身利益”。淮滨街道东城社居委主任宋铜萍一坐下就对记者说道,从去年10月份该项目启动以来,淮滨街道东城社区的工作人员就开始忙碌起来。

      征收补偿办法、搬迁费、临时安置费……这些都是宋铜萍和其他改造项目领导小组成员重点宣传的问题,不管居民来办公室问多少次,也不管居民有多少的疑虑,宋铜萍都会不厌其烦地为他们一一解答。对于棚户区里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宋铜萍则和其他改造项目领导小组成员一一上门宣传,耐心讲解;已经签订了协议的老人,小组成员就积极帮助他们联系搬家公司;找不到周转房的居民,小组成员也会帮他们联系中介公司。

      家住在棚户区五号楼的吴红是第一人民医院职工,她与89岁瘫痪在床的老母亲相依为命。吴红对于棚户区改造项目十分支持,也早早与项目领导小组签订了协议,但是在找周转房时却一直进展不顺。因为租户一听到吴红老母亲的情况就拒绝了她,直到今天吴红的周转房还是没有着落。宋铜萍听到这个情况后,立刻带着其他小组成员主动上门找到了吴红,希望能够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宋铜萍打电话联系了几家房屋中介公司,并和其他小组成员一起通过询问亲朋好友等方式正在竭力帮吴红解决租房问题。

      匆匆忙忙、从早到晚,宋铜萍有时连午饭都顾不上吃,中午不回家休息,在办公桌上午休对她来说也成了家常便饭。当记者问起宋铜萍累不累时,她笑着说:“为了能够让改造项目尽快完成,让居民们早早住上宽敞明亮的新房子,累一点也没关系!”

(记者 陆士宇 张昌涛 实习生 张小雨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