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今日视点 > 年关临近 “用工荒”愈演愈烈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年关临近 “用工荒”愈演愈烈
【字体: 】 发布时间:2011/12/1 0:07:4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随着岁末的临近,淮南市多家中小型企业的一线操作工人逐渐流失,“用工荒”现象愈演越烈,这让本来就缺工的企业更加雪上加霜,不少企业为此十分头痛。近日,记者来到招聘会现场,就“用工荒”问题走访多家企业和单位,解析淮南“用工荒”。

      目击:“招工难,难于上青天”

      “招工难,真是难于上青天啊!”11月底,记者来到由淮南市总工会举办的公益招聘会现场,不少企业负责人纷纷向记者吐苦水,让记者切实感受到了企业招工难的焦虑。记者了解到,这些企业多为淮南市的中小型民营企业,招聘的员工以一线操作工人为主。

    “企业因发展需求,招聘普工若干名,男性,20-35周岁,中专以上学历,电子、机电相关专业,月工资1600元以上,买五险。”在招聘会现场,此类招工信息随处可见。然而,多数求职者却对此不感兴趣。记者遇到了几位来自安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一位学生说,他们都是应届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听说这里举办招聘会,便过来看看。并告诉记者:“招工的企业很多,但大部分都是民营企业,招工门槛很低,待遇也一般,所以都不太中意。”记者了解到,现场和他们持同样想法的求职者不少。

     “我们非常想从各大院校尤其是职业技术学院招人,但高校的学生更愿意到国企、事业单位工作。社会上的其他人员也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不愿意在中小型民营企业工作,这使得我们一直身处招工难的困境。”淮南市某中小型企业的人事部负责人告诉记者。

      企业:无“巧妇”企业难为炊

      招工不足,直接影响到企业的正常发展。11月27日,记者来到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医药纺织公司,就该问题采访了行政人事部负责人张先生。据张先生介绍,该企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共有600多名工人,其中一线操作工人500多名,按照正常生产需求,企业还需再招100多名普工。

      随后,记者跟随张先生来到车间,看到了几台闲置的机器。“工人招不够,没人操作机器,只好把机器闲置在这儿。”张先生说,每到年底,市场需求量巨大,订单骤然增多,工人短缺不仅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记者又来到了一家以生产工业蓄电池为主的企业,了解到该企业目前有一线操作工人近200名,目前还需要招40多人才能填补普工缺口。记者又走访了多家企业,了解到春节前后淮南市中小型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和跳槽率与平时相比更大,工人们或外出打工,或跳槽到本地更好的单位。春节之后的两、三个月是中小型企业生产效率较低的时期。

      分析:“用工荒”现象成因多样

      针对“用工荒”难题,记者来到淮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采访了人才交流部主任崔凯。据崔凯介绍,淮南市近几年来一直存在“用工荒”问题,尤其以2010年缺工最为严重。淮南的“用工荒”问题主要反映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这类企业招聘的普工虽然对技术要求不高,但因为种种原因,影响了求职人员的应聘积极性。特别是每年的春节前后,工人流失现象更为严重。其主要原因有三点:首先,外地企业夺走了本地的部分劳动力资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企业为了留住工人,开出了比淮南本地企业更好的条件。春节前后,他们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抢人”,例如直接从外地包车来接工人。其次,工人不满意淮南本地企业当前的待遇。目前淮南市多数中小型企业为一线操作工人开出的月薪大约为1600-2000元,为工人办齐五项保险和公积金的非常少。不少工人表示,在物价飞涨的今天,每月工资不到2000元生活压力很大。最后,企业文化环境不好。当前淮南市的中小型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它们采用家族式管理方式,企业的中高层领导机构均被老板及其亲属垄断,因此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认为没有发展前途,对本地企业失去信心。

      对策:多管齐下应对社会难题

     “用工荒”现象由来已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会各方均采取了措施。记者从淮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医药纺织公司了解到,为了吸引更多的员工前来工作,他们已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例如适当改善员工待遇,实行8小时工作制,食宿全免,为工人办理五项社会保险等。另一家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近两年来扩大了厂房规模,改进了生产技术,增添了很多先进的设备以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很多工人慕名前来,降低了企业招工的难度。

      淮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为了帮助企业招聘工人,经常举办招聘会。“我们每年年底举办‘走进高校 校企对接’活动,为大型企业招聘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春季和夏季举办‘送岗位进社区’活动;每年上半年举办‘千万农民工援助行动’专场招聘会;每年定期举办4场专场招聘会……”崔凯告诉记者,除此之外,淮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乡镇取得联系,将企业的用工信息在各乡镇用喇叭进行广播,使更多人能及时了解到招聘信息。

      记者又走访了淮南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据负责人介绍,为了解决企业的“用工荒”难题,帮助更多人就业,他们一方面挖掘岗位,及时发布,让企业与就业人员实现面对面交流,另一方面为部分企业举办专场招聘会。记者了解到,该单位不久前为淮南市招商引资企业苏果超市举办了一场专场招聘会,充分满足了该企业的用工需求。

      记者手记:“用工荒”何时不再让人心慌慌

      近几年来,“用工荒”问题引发了多方关注,持续被人们热议。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它暴露出我国在社会分配、产业结构、劳动者素质等诸多方面的不合理之处。要想解决“用工荒”难题,出路在哪儿?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经过观察和分析,总结出“用工荒”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要想改善并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从多个角度着手。从企业自身建设来讲,企业应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提高员工待遇。另外,还应该采取一系列人性化的管理措施,例如定期组织旅游、参观等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从心理上拉近企业与员工的距离,使员工对企业产生归属感、亲切感。笔者在采访中获悉,淮南某药用辅料公司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很好。据工人们介绍,他们常期在闷热的厂房里工作,不能开空调或风扇。每到夏季,公司的所有领导都停用风扇、空调,并经常去厂房里看望工人。企业购买了大量的冰块、冰水,放置在厂房里为工人们降温,并随时供应绿豆汤和茶水。在这样的企业环境里,所有的员工都尽心尽力为公司工作,企业的员工流失率很低。或许,增加企业的人情味,打出“温情牌”,培养员工归属感比涨工资更能留住人。

      然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质应该让我们意识到,“用工荒”问题不能指望企业单方面解决,政府部门也应积极介入与引导,采取有力措施,对那些吸纳下岗工人、农民工较多的企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运用税收、财政、信贷政策,鼓励、支持企业改革创新,加大技术改造,革新生产工艺,改善经营管理,加快调整产业、产品结构,有效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从而使企业增强应对“用工荒”的承受能力和稳定发展的后劲。淮南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人才交流部主任崔凯也认为,政府部门应该帮助企业进行内部管理,打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素质,改善企业形象,从而吸引广大员工。

      从就业人员来说,当前社会上“用工荒”与“就业难”两大矛盾现象并存。一方面是企业用工短缺现象持续存在,另一方面是大量劳动力难以充分就业,对此,淮南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负责人建议大学生们面对现实,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转变就业观念,深入基层,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与实践操作经验。

      图一:较为冷清的招聘会现场。
      图二:
招聘会现场的求职者大多是来“逛市场”的。
      图三:
经济开发区的某企业面临招工难的难题。

记者 陈 璐 焦孝诚)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