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美好环境的分享者,也是美好环境的创造者
淮南:无车日里多了一片清新







少开一天车,让自己更健康,让城市更宜居。2011年9月22日,是第5个中国城市无车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绿色交通·城市未来”,旨在倡导低消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引导公众深度关注绿色出行的健康生活方式。
“无车日”并不是要求每一位市民禁车,而是通过这样的举动引发思考,给我们的交通减轻一点负重,给我们的环境少添一些伤痕。
9月22日,记者兵分多路深入到大街小巷、主次干道、机关单位、市民中间进行采访。记者发现,在“无车日”里,很多市民选择了让爱车休息一天,尽量选择各种绿色交通方式出行!“无车日”里,淮南城市生活多了一丝绿色,多了一些畅通,多了一片清新,多了一份健康!
机关积极响应“无车日”活动
绿色交通,是每个人心中最美好的愿望。9月22日,淮南市民又迎来一个“无车日”活动,虽然这对淮南的市民来说不是件新鲜事。但记者采访发现,很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等部门都积极地响应。
记者来到了市直机关大院,看到大院里停放的汽车并不多,有不少的空车位。门口的警卫告诉记者,这比平时少了很多,平时的车位都占满了。而在市委市政府小车班的院子里,却停放了许多辆汽车。记者从市委办公室了解到,9月22日“世界无车日”到来之际,市委办公室召开专题会议,向市委办公室机关和全体工作人员发出倡议,倡导绿色低碳环保的出行方式,为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文明城市作出积极贡献。倡议指出,为了保护同一个地球、同一个城市、同一个环境,造福子孙后代,倡导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响应“无车日”活动,9月22日这一天,无特殊公务,原则上机关公务用车、职工私家车暂停一天,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骑自行车出行,并希望大家在平时生活和工作中能尽量减少驾驶机动车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空气污染,让道路更通畅、空气更清新、城市更美好。据淮南市城市“无车日”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推动城市交通节能减排工作,倡导绿色交通出行理念,市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制定了《淮南市2011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淮南市城市“无车日”活动领导小组。并要求各个部门围绕着“无车日”活动主题“绿色交通·城市未来,”开展宣传活动;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做好绿色交通出行安全和服务工作;做好方案制定和信息报送工作;划定无小汽车区域;开展绿色通勤活动。办公室的相关负责人说,今年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城市未来”。这一主题旨在鼓励人们更多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并传递政府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绿色城市交通的决心。
随后,记者来到淮南田家庵区的部分主要干道上,看到许多出租车顶灯的LED显示屏不断地闪出:“城市未来,绿色出行”;“为城市添份绿”;“让城市更美好,加快城市建设”;“服务绿色出行,给爱车放一天假”等字样的广告。一些出租车司机见到有乘客上车,便先将一份宣传单递给乘客后,才启动发动机。一名步行上班的市民王先生告诉记者,提倡“无车日”有三个好处:一是环保,让城市少点噪音和废气污染;二是能多走些路,步行锻炼,有利身体的健康;三能放松心情,让心境变得平和些。他对记者说:“如果人人都能身体力行,城市的未来一定会是非常美好的”。随后,记者来到淮南市公路运输管理处,看到许多工作人员都十分地忙碌着。
公路运输管理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在“无车日”能够唤起一些市民的社会责任,在淮南市交通运输局的指示下,公路运输管理处印制了1000份“无车日”活动的宣传单,在公交车、出租车上向乘客发放;在2278余辆出租车顶灯的LED显示屏上显示公益广告;加强监督检查公交车、出租车等车辆的车容车貌,以便为乘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管理处还要求公交车部门制定“无车日”当天延长公交营运时间,增加营运车辆密度实施方案。
城管:向市民宣传绿色交通出行理念
“今天是中国城市无车日,不仅路上的车辆减少了,我们在劝导执法过程中,也深刻感受到市民对‘无车日’活动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五中队队长孙志壮在接受采访时这样告诉记者。
9月22日早晨,记者跟随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五中队执法队员,在学院南路、朝阳路、龙湖路、舜耕路等路段实地探访时发现,相对平日路况,“无车日”当天显得更加秩序井然,路上的各种车辆也减少了很多。在学院南路,孙志壮介绍说,“学院南路的机关单位和学校比较多,娱乐场所更是繁杂,从而导致这里的人流量很大,平时占道停车现象时有发生,但是你看,今天就很好,没有发现违章停车现象。”顺着孙志壮手指的方向,记者发现学院南路整洁的路面让人感觉分外清新。见一位开小型货车的师傅将车停在临时停靠点,记者便上前询问。这位师傅笑着告诉记者:“今天是中国无车日对吧,我知道着哩,本来打算今天不出车做生意了,但是一个朋友临时有急事需要帮忙,就又把车开出来了。我待会就忙完了,下午不出车了,响应“无车日”活动,做环保公民!”正说话间,记者发现一辆城管宣传车开了过来。孙志壮告诉记者,仅田区城管行政执法局五中队,今天就有3辆宣传车在辖区内进行“无车日”宣传活动,宣传车通过发放宣传材料和口头宣传等多种方式,向广大市民倡导绿色交通出行理念。在宣传过程中,执法队员也深刻感受到市民对“无车日”活动很理解很支持。
据介绍,为积极有效地开展好此次活动,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在“无车日”活动期间,发放宣传材料及口头宣传告知500余次,填报2011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民意调查问卷100份,各县、区执法局(大队)分别开展机动车占用人行道停放整治行动70余次,并依法查处、取证违章占道车辆,以踏实的工作行动推动我市交通节能减排,倡导绿色交通出行理念,促进我市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无车日活动引网友热议
9月20日晚,市民心声网站“heiguang”网友发出了这样一个帖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对外表示,2011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定于9月22日开展,这也是至今开展的第五届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今年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的主题是‘绿色交通·城市未来’。这一主题旨在鼓励人们更多关注和选择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的绿色出行方式,并传递政府应对资源环境约束,发展绿色城市交通的决心。”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帖子引来众多网友“摇旗呐喊”。网友“品茶观涛”于9月21日7时25分跟帖称:“为响应倡议,我明天打算骑自行车。”网友“朝露”则认为:“人们为什么要搞‘无车日’呢,是要保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地球。”网友“瓜子”10时37分这样写道:“买了辆自行车,22号骑着上班。低碳、环保、节能。”同时,他还谨慎地认为:“希望明天有人仔细观察马路上到底是不是车辆减少了。”网友“heiguang”跟帖道,“是啊,‘无车日’虽然只有一天,但这种倡议反映了人们对良好人居环境的一种渴望、对资源紧缺的一种自省。我们是在倡导一种观念,倡导环保这么一个观念,希望把环保的思想种子种到每一个人的脑子里去。以后大家自觉自愿地少开车、少用车。如果大家都有了这个思想境界,那么其实无车日要不要也都无关紧要的。”
交警一小时劝返近600辆私家车
“你好同志!中国城市无车日,请您绕行,或就近停靠,谢谢!”9月22日7时50分 ,记者来到朝阳路与学院路交汇处,看到交警已在该路口维持交通秩序。记者在学院路段看到,上班高峰时段较为拥挤的机动车道此时通行非常顺畅,出租车、公交车穿行其中,在公交车站内站着不少市民,一些私家车主选择步行,有的市民则选择打车出行。在学院路与国庆路交汇路口,车流量略显拥挤,在路口及十字路口中心地带分别站着2位交警维持交通秩序。据田家庵区交警一大队副大队长丁军介绍,早上7点至8点之间是上班上学的高峰期,在这一个小时的时间里,交警部门已劝返近600辆私家车。
市民:低碳出行,有我一个!
9月22日一大早,记者在淮河大道看到一群“单车族”。上前打听得知,这些人是一家大型企业的白领,在“无车日”当天相约骑行上班。领头的王友志告诉记者,“这不是‘无车日’嘛,约几个朋友一起骑车,一路上有说有笑,一会儿就能到单位。过去自己开车,上下班别提多揪心了,堵车堵得心发慌。特别到了夏天,人也烦躁,排长龙的时候大家一起按喇叭。再说这油价一个劲涨,有时觉得烧得不是油,而是人民币呐!”同行者表示,“无车日”只是一个倡议,真正要达到低碳、环保出行,还是要靠大家共同努力。
在“无车日”,作为上世纪主要交通工具的自行车,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之中。9月21日中午,记者来到位于淮滨路的捷安特自行车店,看到有不少市民正在选购多用途山地车。“开车太快,容易把安全抛在脑后;走路太慢,容易被时间落在身后。不如骑车,行动方便,消耗脂肪,平时没事还能当做锻炼工具,一举多得!”家住田家庵的陈自达说到“无车日”,便有一肚子委屈。他告诉记者,由于公司每月都给予一定的车补,处于攀比心理,同事都相继买了汽车,这样一来,由于长期坐办公室,活动的时间比较少,久而久之,肚子如同吹气球一般大了起来。陈自达清楚地记得去年9月21日自己买的车,一年以后的同一天,自己选择了用自行车取代汽车。“从工业时代的汽车,跨越到文明时代的自行车,在形式上虽然是返璞归真,但在实质上却是大势所趋。在未来,低碳出行算我一个!”据车店负责人介绍,进入9月以来,自行车销售量从平时每周20余台增至一倍左右,其中,80%是价位在2000元以上的中高档多功能自行车。
采访中,不少受访者对“无车日”所倡导的健康环保理念,都表示欢迎,认为“无车日”活动有助于人们放弃使用小汽车而选用其他出行方式。希望每月都能举行一次,令绿化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城市环境更加美好。
送孩子上学不开私家车
“同学们,为了城市未来的天更蓝、空气更新鲜,让我们和家长一起选择绿色出行吧……”9月22日是第5个中国城市无车日,这天上午,淮师附小六(2)班的同学们正在老师刘慧的带领下上了一节生动的“无车日”主题课。
“今天早晨,送孩子上学的私家车明显少了很多,学校门口的道路畅通多了,空气也清新了好多。”家住朝阳东路的刘慧老师经常乘公交车或步行赶到学校。这天一大早赶到学校门口的她欣喜地发现,平日里非常拥挤的情况不见了。
家住钟山园小区的学生刘雯则一改往日的家长车接车送,在9月22日这天,让妈妈骑着自行车带着她来到了学校。刘雯说:“昨天,我向爸爸妈妈介绍了‘无车日’的情况,他们都赞成骑车出行。以后我会每天早晨坚持早起10分钟,骑自行车或步行赶到学校。”
为倡导绿色出行,吸引社会公众参与,9月21日下午,淮师附小还组织四年级的小志愿者走向街头,开展宣传“城市无车日”的活动。在公园、马路边、街道旁,到处都能看到孩子们忙碌的身影。他们不仅向行人分发传单,还认真介绍“无车日”的内容和意义,希望市民能少开一天车。同时,该校还利用红领巾广播站向全校发起绿色出行的倡议。
在田家庵区第十六小学,记者看到“绿色出行,让城市未来更美好”的红色条幅悬挂在校门口,并在校门一侧设立了一处“无车日”宣传栏,向家长和学生宣传绿色出行。“我家离学校比较远,但还是每天坚持让妈妈骑自行车或乘公交车送我到学校上学。”来自三年级六班的杨镜筠告诉记者,她会向家人和周围的人宣传“无车日”,让他们尽量多乘公交车或者骑自行车出行。
在第五个“城市无车日”到来时,淮南市教育局号召全市中小学校老师和学生绿色健康出行,并印发了《致淮南市全体学生和家长的一封信》。各个学校还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广播站等方式向老师和同学们宣传,倡导绿色出行并组织开展以“绿色交通,城市未来”为主题的班会课、黑板报评比和征文活动。
公交当日投放总班次达11500个
“今天‘无车日’,行车速度比平常快了很多!”家住居仁村的何女士非常惊喜。何女士在泉山公交车站附近上班,平时早高峰上班的公交车要开40分钟左右,但今天只用了30分钟左右。“原本在火车站等地方会很堵,但今天一路上车比较少,感觉挺顺的,基本上没有堵车。”何女士说。
“公交车的速度提升了许多,我们出行变得更加方便了!”市民刘女士非常推崇“无车日”。据她讲,她今天上午8时40分乘121路公交车从市政府到龙湖路华联商厦,9时许就到达目的地。以前需要30多分钟的路程,现在仅用了20多分钟。
对于不少市民反映的当天行车速度比平常快的情况,淮南市中北巴士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分析,除了“无车日”期间,不少私家车车主减少出行,腾出了部分道路资源以外,当日公交车运力大幅提高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当日投放总班次达11500个、客运量预计约35万人次,运力与运量相匹配,确保了市民正常出行。”
此外,该负责人还告诉记者,“无车日”期间,公交公司派出了大批工作人员到线路进行巡查,在督促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安全行车的同时,及时反馈客流信息,协助站务员灵活调度车辆,满足乘客出行的需求。
图一:交警设置的指示牌。
图二:执法人员对停车师傅进行劝导。
图三:9月22日学院路上,市民选择更加健康的出行方式。
图四:“绿色出行”条幅亮相淮南街头。
图五:小学生们上街宣传。
图六:“无车日”主题课。
图七:交警正在向司机宣传绿色出行。
(记者 李 钧 冉 韬 李舒韵 张昌涛 孙 鸿 见习记者 张明星 焦孝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