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将采取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多方参与办法破解难题
上班,没地儿停车;购物,抢不着车位;回家晚,无车位可停。随着淮南市经济的迅猛发展,市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车辆也大幅增多,已远远超过我市现有停车场所能容纳的总量,车辆停放已成为一大难题,加之沿街各单位车辆来往频繁,很多车辆因没有停车位,不得不占道停放,有的甚至停在了快车道上,不但造成了交通拥堵,更存在着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
交警部门的负责同志告诉记者。“随着私家车数量的急剧膨胀,主城区停车场建设满足不了需求,二者之间的供需矛盾已经成为停车难问题的最主要原因。”
停车难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停车难导致的乱停乱放现象也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8月20日,记者从淮南市建委获悉,我市正在通过多种渠道着力解决这一难题。
停车难,难停车
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小轿车走进家庭已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据了解,截止到目前,我市现有客车97530辆,货车29455辆,出租车2900多辆,小型客车59841辆(其中6成以上为私家车),而且车辆还有明显增加的趋势。马路上车多了,作为代步工具,给市民提供了方便,可也平添了许多忧愁,停车难,出行难作为交通管理中的难题已日渐凸显。
田家庵区龙湖路、朝阳路作为市中心的繁华商业地段,人流量及车流量都非常密集,尤其是在中午及晚上两个时段,逛街吃饭、休闲娱乐的人群成为这里的主力军,同时衍生而来的便是停车难,难停车的问题。
“以前停车哪像现在呀,以前车少,根本不需要为停车犯愁,可现在不同了,这停车位都成了香饽饽,有时绕了好几圈都找不到一个停车位,而且现在抢车位也非常考验司机驾驶技术,抢不到车位的,都恨不得把车开到楼顶上放着去。”说起停车,已开车多年的王先生显得非常无奈。
车停哪,哪停车
因为马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而停车位又供不应求,这车停在哪里成了一大难题。
在一周内接到两张罚单的汤先生不禁感慨自己买辆车没花多少钱,这光付罚款就要把他逼疯了。8月14日晚上,汤先生在龙湖路上一家饭店吃饭,因为临街,在商铺门口有一片空地,汤先生看到很多车辆都停在此处,也就按照秩序地停放在此,可一顿饭吃完,汤先生发现车窗上多了一张罚单,同样和自己停在一排的车辆上都多了一张罚单,而停在自己前排的车辆竟然安然无事,这让汤先生很不解,同时停在空地上,为啥待遇如此不同?后来在保安的指点下,汤先生才注意到两排车辆之间有条黄线——黄线内可停车,黄线外属于违停,得知此情况的汤先生虽有苦难言,但也只能接受罚款。
如今临街虽有不少空地,可这些空地并不能随便停车,有些商铺在门口放置“请勿泊车”的牌子,有些银行、饭店门前专门设置客户停车位,只有办理业务或者到该饭店吃饭的客人才可以停车。这样的规定让私家车主李先生很不解,“公共停车位为什么还要有此项规定?”对于这样的问题,相应的单位都给出统一的答案,门前的公共停车位是他们租用下来的,也是为了方便他们自己的客户停车,所以不可能作为大众公共停车位用。
淮南破题“停车难”
停车难不仅给市民出行带来了很多不便,同时,停车难导致的乱停乱放现象也影响了城市交通和市容市貌。为了缓解“停车难”,淮南市坚持统筹规划、多措并举、多方参与的原则,解决城市停车设施建设用地、资金投入等问题,将加快城市各类停车场(泊位)项目建设,构成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停车为辅、占道停车为补充的城市停车格局。
淮南市建委的同志介绍说,根据规划,将在主中心城区(东部城区、西部城区和山南新区)和副中心城区(潘集区中心城区)范围内,建设规模适宜、结构合理、布局均衡并与城市土地利用、道路交通、公共交通、对外交通(包括出入境车辆交通)以及货运物流设施相协调的停车系统,满足机动车的合理出行需求,同时引导市民选择合理的交通出行方式,调控停车动态需求,保证“停车有位,停车有序”,维持城市动静态交通的平衡,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期有效缓解停车问题,远期从根本上解决停车供需矛盾,改善城市投资与生活环境,实现城市综合交通效益最大化;推进建设停车诱导系统,逐步实现停车智能化管理。
目前,市城乡规划局正在将《淮南中心城区停车场专项规划2010-2020》与控制性详规融合,确定各停车场位置后,将分批招商建设。
中心城区机动车停车泊位与机动车保有量之比近期将达到1.1:1,远期将达到1.2:1,规划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社会公共停车为辅、路内社会公共停车为补充的停车格局,三者比例应为25:4:1至25:6:1。逐步建立合理的收费体制,健全管理机制,实现淮南市交通的良好运行,实现城市停车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火车站站前广场、博物馆西侧、龙湖公园南门三个地下停车场的规划选址方案正在上报,待批复后,将依据规划,按照我市大建设计划安排开展项目建设的前期工作,迅速推进停车场建设工作。
在规划建设停车场的同时,淮南还加大立体交通工程建设,最大限度保障通行。依据我市大建设计划安排,多项立体交通工程正在稳步有序推进。正在实施的立体交通项目有广场路铁路立交桥扩建工程、电厂路铁路立交桥、淮舜南路铁路道口及夏郢西路铁路道口、惠利大道铁路立交桥、湖滨路平交道口、学院路铁路立交桥、长途汽车站前过街天桥等。
随着上述工程陆续完工,淮南市的“停车难”问题也将陆续缓解。
(记者 李 钧 王 玲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