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记者从科协七届三次常委会上获悉,淮南市民喜科普、学科普、乐科普,科普素质有所提升。
比如孩子们动手能力的提高,有的社区街道科普竟位列全省先进。从养鸡养鸭获得中国科协项目资金扶持到科普创新实践中的农户收益的增加,无不展示出市民喜学科普、乐创新的风采。
去年,田家庵区和凤台县创建国家级科普示范区的申请得到了中国科协的批准,两年后就将进行正式检查验收。
国庆街道百花园社区和朝阳街道柏园社区已经被省科协命名为“省级科普示范社区”,泉山街道西苑社区、龙泉街道铁三处社区,已经通过省级科普示范社区验收。
去年,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淮南市共获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在全省青少年科幻画大赛中,淮南参选的一部作品荣获一等奖,随后获得了全国青少年科幻画赛二等奖。
去年,淮南市优秀农技协和科普示范基地争取财政部、中国科协项目资金65万元,位列全省先进。其中,凤台县真菌协会、曹庵镇养鸡专业协会、潘集区养鸡协会,各奖励20万元;谢家集区戚良号获中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个人,奖励5万元。
百户百名农村科技致富新星培养带动工程实施以来,百名农户从平均年产值约5万元人民币,通过培养带动,到2010年底,户均年产值达到21万元人民币,翻了两番;带动农户近千户,实现产值近亿元,农户增收超万元。
据统计,去年淮南市各级科协共开展主题科普活动28次,参加活动科技人员2000多人次,科普活动受教育达120000人次,发放各种科普挂图3500多份,科普光盘260多张,编写和出版科普读物8000多册。
全国科博会、全国科普日、全市青少年电子制作大赛、淮南市科协星级学会评比、表彰等活动,让更多的市民参加了科普活动、感受到了科普的力量、体验了科普的快乐。
(记者 张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