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警方破获建市以来最大一起新型毒品案

12月3日下午,在淮南市公安局大通分局一间办公室内,警方向记者展示了日前缴获的一批毒品和相关物品,包括:冰毒839克,海洛因7克和一台称毒品所用的电子秤。“这全是在同一起案子中缴获的。我们的民警经过两个多月,成功破获了这起淮南建市以来最大的新型毒品案,涉案金额达81万余元。”该局分管禁毒工作的副局长郑志和如释重负地说道。
当天,该局就案情正式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最奇怪的事:来“看病”的男子频频找“三毛”
今年9月中旬,大通缉毒民警在办案中获悉,一个外号“三毛”的人在频繁贩毒。“三毛”是谁?民警经调查得知其真名叫袁某,今年32岁,谢家集人,租住在田家庵柏园小区。袁某系无业人员,但其银行账户频繁出现大量现金往来,警方分析认为,这符合贩毒的特征。随后,大通公安分局迅速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专案组,并邀请市公安局缉毒专家参与指导破案。经仔细调查,民警得知袁某是贩毒的大批发商,每隔三四天就要“进货”,然后批发给下线。
民警在暗访时发现,有一个50岁左右的中年男子,每隔三四天便去一次袁某在柏园的住处,且每次都拎着一个装有CT片的纸袋,纸袋上印有某医院的名称。该中年男子每次在12点10分左右来到袁某住处,上楼10多分钟后便匆匆离开,乘上出租车到国庆路长途汽车站,之后再乘坐去临泉的大巴。民警经分析认为,中年男子每次中午时分前来却不吃饭便匆匆离开,必定不是到袁某家走亲戚,而且也并非来淮南看病,他极有可能是来给袁某“送货”的。
民警在调查的过程中,又有新发现,袁某在前锋花园小区另有一处住所藏毒。
最郁闷的事:14万元毒资买回的却是一小包冰糖
10月25日,民警发现袁某提取14万元现金带到了前锋花园住处。民警们以为这次中年男子带的“货”数量较大,但随后却发现来的并非是那位中年男子,而是一名30多岁的男子,两人短暂接触后男子离开。随后警方经查得知,该男子姓方,今年34岁,住国庆路纺西村。方某每隔两三天便从合肥坐飞机到广州,再转车至深圳购买毒品,有时还带其姘妇杨某同去。杨某同去时,她坐飞机返回,而方某则坐大巴携带毒品回淮。
11月1日中午,方某再次到袁某柏园小区住处,随后很快便乘出租车离开。民警悄悄跟踪,看到方某从车窗将一包东西狠狠地摔在地上,民警查看时发现是一小包冰糖。方某为何会扔冰糖?原来他在深圳进货时不慎被忽悠了,14万元毒资买来的便是这一包冰糖!并不知情的方某将冰糖当做冰毒转手卖给袁某,交易后对方发现有异,方某不得不退货。当天方某前往袁某住处就是送真冰毒的,同时将假毒品——冰糖带了回来。后来,方某曾去找深圳的毒贩说理,人家却不理他,他只好自认倒霉。
专案组经研究决定,撒开大网对袁某、方某等人同时实施抓捕。
最纠结的事:价值数十万元的毒品是留是毁?
经过近2个月的调查,民警们摸清了袁某和方某的活动规律及各种关系,收网时机已成熟。11月10日中午,方某和杨某再次到深圳购毒后回淮,大通公安分局局长聂双应指示准备收网。当日下午,民警发现方某来到了他的另一下线许某在舜耕小区的住处,随后民警在该住处及附近将方某、许某、吸毒人员李某及许某的马仔杨某某抓获,并在许某住处搜出冰毒8.4克。抓获方某后,因其未带钥匙,民警从楼下翻上2楼的窗户,进入屋内,将来不及销毁毒品的方某的姘妇杨某抓获,并从抽屉里搜出冰毒199克。
在抓捕方某的同时,另一组民警将正进行毒品交易的袁某抓获。民警用袁某的钥匙打开他家房门,看到其妻刘某抱着一个纸盒站在客厅内。看到众多陌生人进屋,刘某一下子吓懵了,纸盒当即掉落在地,民警迅速上前打开纸盒,看到里面竟全是毒品!
刘某怎么会抱着毒品站在客厅?原来她是准备拿去销毁的,但却迟迟下不了决心。大通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教导员常云介绍称,袁某是在给人送去价值400元的毒品时被抓的,他这样的“批发商”平时并不卖零包,当天完全是碍于朋友的面子。刘某见丈夫半个多小时都未回家,怀疑已出意外,想将家中的毒品销毁但又抱有侥幸心理,毕竟这些毒品价值数十万元。就在刘某两下权衡之际,民警已如神兵天降。经查,刘某正准备销毁的毒品包括434克冰毒、海洛因7克。
在警方的劝说下,11月18日,袁某打电话给中年男子,让他准备点“货”送过来。11月19日中午,中年男子如约来淮,刚下车就被民警逮个正着,从其纸袋里当场被搜出毒品198克。经查,中年男子名叫刘某,51岁,住临泉县庙岔镇。至此,这起贩毒案件的主要成员全部落网。
图:警方展示缴获的毒品及相关物品
(记者 吴 巍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