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同舟四十五载 多年心愿一朝了却
迟到45年的结婚证
10月25日下午,家住八公山区蔡洼村的朱善珍大娘坐在床头,她给躺在床上的老伴张佳训整了整被子,又将手中两本通红的结婚证展示给老伴看,在看到老伴似有知觉地眨了眨眼睛后,她眼角泛起幸福的泪花。这两本结婚证,对于这两位老人来说,已经迟到了整整45年。
朱善珍今年66岁,老伴比她大5岁。今年4月20日晚,老伴突发脑出血,儿女们花了10多万元给他治病,虽经全力抢救命保住了,但落下了后遗症,不能说话几乎没有了知觉,只能躺在床上,像植物人一般。半年来,朱善珍和儿女日夜精心照顾着张佳训。记者看到,在张佳训所躺的屋里,不但有吸痰器、氧气瓶等设备,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儿女们还为他新装了一台空调。
“老头子几十年来为家里付出了太多太多,没想到还没来得及好好享受,却就这么倒下了。”在朱善珍眼里,老伴一生勤劳、爱家。他们经人介绍于1965年元旦结婚,当时只是放了鞭炮、办了两桌酒席,没有办理结婚证。婚后,5个孩子相继出生,朱善珍没有工作,全靠张佳训一人在矿上工作养家。
朱善珍称,当时的条件很苦,老伴白天在矿上上班,晚上还要冒险去矸石山捡炭回家烧饭。朱善珍为了省买菜钱,在地里种了许多蔬菜,而只要是休息日,老伴还得帮她一起料理这些菜。婚后那几年住的是茅草屋,一到下雨屋顶便漏个不停,而因为地势低洼,屋内还严重积水,夫妻俩经常得在雨天半夜起来往外舀水。
五个孩子中唯一的男孩张玉文排行老二,在他眼里,父母都特别爱孩子们。当时一个人要挣钱供5个孩子上学、生活,张佳训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而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只要有好吃的夫妇俩都会全留给孩子们。在矿上有中餐的张佳训,只要菜里有肉,他都会舍不得吃,选择在下班后带回家给孩子们吃。
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一家的苦日子逐渐有了转机,但张佳训老人却屡遭不幸。1995年时,他和同村另两人打农药时都发生中毒,经抢救只有他幸运地活了下来;1999年,他患过一次脑出血,经多方抢救,最终又神奇地战胜了病魔;而这一次他再度患上脑出血……
对于张佳训、朱善珍这对夫妻来说,他们彼此之间的爱没有轰轰烈烈,但却朴朴实实。他们同舟共济45载,携手走过了最艰难的日子,如今茅草屋已经翻盖成了楼房,儿女们早已成家立业,孙辈最大的也已15岁了,全家生活幸福甜蜜。
生活甜蜜之余,朱善珍一直有个心愿,那就是和老伴能领上结婚证,以证明他们这么多年一起相爱过、共同经历过,如今老伴病倒后这个愿望更加强烈了。得知母亲的这个心愿后,子女们来到区民政部门,将家里情况进行了汇报。八公山区民政部门工作人员得知两位老人的身体、家庭情况后,于几天前特意上门为他们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如今拿到这迟到了整整45年的“红本本”,老人们的心愿终于得到了满足。
(记者 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