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我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我市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字体: 】 发布时间:2010/10/1 2:20:50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本网讯 为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我市积极搭建服务平台,不断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取得显著成效。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新转移农民工就业人数28864人,完成年目标任务的90.2%;新返乡创业人数459人,新创办经济实体个数37个,新增就业人数545人。
      为积极搭建服务平台,努力拓展就业渠道,我市扎实开展了返乡农民工就业服务月活动,市县区联动举办招聘会,开展送岗位下乡、送培训下乡、送法律下乡等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百日帮扶”、“春风送岗位”等一系列就业服务活动。加大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竞争力。组织实施了“阳光工程”、“技能提升计划”等专项活动,开展了订单式培训、送培训进农户等活动;为调动企业培训的积极性,我市还建立了财政投入与企业投入相配套的机制,利用企业生产任务不足的时机,加强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为企业结构调整储备人才;加大农业技术培训的力度,积极培养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内容,坚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创新培训模式和内容,长训短训相结合,集中教学与个别传授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培训效果。
      与此同时,我市建立了村级就业社会保障信息员制度,落实信息员职责和经费保障,确保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通过村级信息员落实到每个农民家庭;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管理系统,针对农民工工作基础薄弱的现状,启动建设农村劳动力管理系统,实现点对点招工、招生、求职、求训,降低农民工求职、求训的成本和风险,为农民工培训工种设置提供数据支持,精确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提高就业服务的效率。           (本网记者 鲁 松)

(责编: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