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间,一群志愿者风雨无阻地续写着一个真情故事——他们的爱让英雄不再孤单
8月13日,天气炎热,在颍上县迪沟镇杨庄村,一户村民家中因为来了很多人显得更加闷热,可这户村民看到这群人却微笑着称“我不热,我很开心”。原来这群人是淮南谢桥供电公司的志愿者,专门带着日常用品和食品来慰问的。
年迈功臣无人照顾
这户村民是一位83岁的老人,名叫孙文荣,是一位抗美援朝的功臣。孙文荣1948年参加民兵,1949年参加人民解放军,1950年3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随后又参加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身上三处负伤,在战场荣立过多次“三等功”。
1953年,孙文荣从朝鲜回国,直接选择了退役回乡务农。老人一辈子没有结婚,一直和两个哥哥相依为命,近年两个哥哥相继病故,老人成为五保户。随着年龄的增长,孙文荣老人的身体越来越差。
11年关怀风雨无阻
“11年前,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让我知道了孙文荣老人,看到老人家中残破的屋子,昏暗的环境,我心里真不好受。”淮南谢桥供电公司职工孙勇告诉记者,因为缺少家人的照顾,村里本来安排老人住养老院,可老人却固执地反对,每天就靠弟弟家送的三餐生活,吃的勉强解决了,可生活环境尤其糟糕。看到这个情景,1999年,孙勇向单位领导汇报,开始了送温暖行动。
“其实,老人吃喝用不了多少钱,就是觉得他一个人太孤单,没人照应着。所以我们就抽出一些时间经常陪老人聊聊天。”孙勇称。11年间,巡线的谢桥公司青年志愿者主动承担起关爱孙文荣老人的责任,每年的寒冬酷暑、八一建军节都会带着慰问品慰问老人,和老人拉家常,听老人讲战斗故事,给老人带来精神安慰。
将关爱进行到底
8月13日,孙勇和一群志愿者再次来到孙文荣老人家中,因为天气炎热,他们专门为老人送去了食用油、纯净水、牛奶等食品。“今年老人的身体大不如往年,先后两次摔伤,又不愿意住院,更需要人照顾,我们一有时间就会过来看看,平时就打电话给村支部书记,询问老人的治疗和恢复情况。”因为老人和这群志愿者非常熟悉,看到志愿者一来,老人显得格外有精神,昏花的双眼也明显亮起来,言语也多了。断断续续的交流中,记者听到老人在讲述他的战斗史,虽然很多细节已想不起,但老人对于自己曾参加的战役还是记忆犹新。
看着老人昏暗的屋子,除了照明的电灯,屋内只有电风扇和电饭锅两件电器。为了老人用电安全,志愿者把屋内的电线重新检查布置,看到老人用的电风扇已破得不成样,志愿者表示回去后再买个电风扇送过来。
孙勇称,“我们公司11年间换过三届领导,可从未放弃过对孙文荣老人的照顾和关心,老人年事已高,身体又大不如前,希望在他有生的日子里能够让他过得开心,我们肯定会把关爱进行到底。”
(记者 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