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房前的鱼塘里,成群的鱼儿在自由自在地遨游;屋后的山上,树林葱茏;屋边的菜地里,西红柿随风摇摆;不远处传来鸽子“咕咕咕”的欢叫声,这是记者在大兴集乡大兴集村孙灿娟创办的生态养鸽场看到的景象。
孙灿娟的老家在尚塘乡尚塘村,结婚前经营着自己的婚纱摄影店。2001年,她与退伍军人刘坤结婚后,放弃了红火的婚纱摄影店,随着爱人一同来到了素有凤台“北大荒”之称的八一林牧场创业。刚开始来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从不服输的孙灿娟决定重新创业,在一切安顿好之后,孙灿娟和刘坤开始尝试着栽树和养猪、养羊。由于没有技术,经过几年的打拼,养猪和养羊都没有取得成功。当时孙灿娟心灰意冷,真想回去从事老本行。2007年,孙灿娟无意中从中央电视台《致富经》栏目中获取了养鸽致富信息,夫妻俩经过商量后认为当地条件非常适合养殖种鸽。说干就干,孙灿娟当即从外地引进了100多对种鸽,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实践,她觉得鸽子养殖生长周期短、投资少、发病率低、易养殖,决定扩大规模。接着从外地又引进了大量种鸽,目前总量已达到3000对以上,并与合肥鸽协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把专家请来进行技术指导,年创效益20多万元。
为了达到废物利用,孙灿娟还采用立体养殖技术,利用种鸽的粪便养猪,再用猪粪种植何首乌、百合等中草药,使生态园形成了鸟语花香、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丽画卷。
孙灿娟养鸽坚持走自繁自养和科学生态养殖发展之路,她先后买来了有关书籍、碟片学习,虚心讨教养鸽技术,结果别人养1对鸽收入50元左右,而她每对则收入达80多元,孙灿娟的养鸽场步入了生态养殖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孙灿娟致富不忘乡邻,看到周边有部分群众致富无门,生活贫困,就与他们结对子,提供乳鸽供他们养殖,然后回收,不需要养殖户自己找销路,极大地激发了周边乡镇群众养鸽的积极性,共带动了600多户农民走上了养鸽致富之路。
(记者 罗静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