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学子成为全国唯一一名“未来技术精英”奖学金获得者
在2009年冬的第一场雪来临之际,一个爆炸性消息从上海传来,在11月15日结束的第十届“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中,安徽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学生蔡阿利、贺岳平组成的灭火机器人代表队在国际制灭火机器人比赛中摘得冠军。而在广茂达制机器人足球赛2VS2的比赛中,同样是该校机械工程学院学生的刘晨和丁庆明组成的队伍摘得亚军。尤其瞩目的是,贺岳平经过初试、面试的层层激烈选拔后,成为全国唯一一名广茂达“未来技术精英”奖学金获得者,并被授予“广茂达未来员工”荣誉标志。
记者了解到,始创于2000年的“广茂达”杯中国智能机器人大赛是国内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机器人赛事,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主办,是世界机器人竞赛冠军的摇篮,至今已经举办了十届。这次比赛在上海工程技术大学隆重举行,共有24个省、直辖市的350多支代表队,共1200多名选手参加,而这两支代表安徽高校的年轻队伍首次出征就取得了优异成绩。11月17日下午,在母校为他们举行的总结表彰会上,记者见到了这两支精英team(团队)的队员以及指导老师王成军,并对他们进行了专访。
Team一:震惊全场冠军队
表彰会上,记者第一眼看到贺岳平的时候,并没有把他和“全国唯一一个”的头衔联系起来,这个看起来斯斯文文的男孩子有些腼腆,似乎不太爱说话,然而当采访他时,他一直滔滔不绝地阐述着自己的比赛心得,轻松而自信。大二就开始参加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他,之后参加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大赛,然后又接触到智能机器人大赛,虽然一路的比赛走来让他拥有了丰富的经验和临场应变能力,但是面对参加这样盛大的全国大赛,贺岳平还是头一次。因此,即便是平时的功课再繁忙,他和搭档蔡阿利也要挤出时间,通过各种方式对整个大赛的历程进行全面了解,一遍又一遍地编写策略,一次又一次地调试机器人程序,最终定下比赛方案,两人在赛场上的优异表现和默契配合,使得这支队伍一路杀进最后一轮的比赛,最终以机器人灭火最短时间取胜拿下冠军。而令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将金牌摘走的居然是两个初出茅庐的选手。
对于广茂达“未来技术精英”的选拔,贺岳平印象颇深,从1000多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进入最后面试,贺岳平都自信满满,展示出了自己的实力。虽然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这个大四男孩却没有奢望过那“唯一”的桂冠会戴在自己头上,面试环节中,其他选手的考试时间几乎没有超过20分钟,然而,主考官和贺岳平却谈了半个多小时。直到颁奖时,贺岳平才得知,这个全国唯一一名广茂达“未来技术精英”奖学金获得者的殊荣给了他。贺岳平回忆道:“和广茂达的总经理签约时,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当总经理费旭锋从自己衣领上取下那枚象征了最高荣誉的标志给自己戴上时,感觉满世界都是阳光。”
在这场集合了智慧与耐力的较量中,女孩子的身影都是极少见的,而作为淮南派出去的队伍中的唯一一个女生,蔡阿利所经受的考验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这个秀秀气气的女生告诉记者,“说出来你可能都不信,我不爱看电视,也没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就是喜欢看书。”指导老师王成军说,当初从众多学生中选中蔡阿利,也是由于她的坚韧性和耐心。由于编写程序和调试机器人非常枯燥,常常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一待就是一天,有时甚至还要趴在地板上观察,蔡阿利从没有叫过苦喊过累,而是和其他队友们一同坚持了下来,走到了大赛的最后。
Team二:踏踏实实亚军队
丁庆明和刘晨也同样是第一次参加了这场全国比赛,没什么悬念地摘走了机器人足球比赛2VS2的银牌,“我们没有捷径,只有充分的准备和一颗平静的心。”丁庆明介绍道,从接到比赛通知开始,几乎每个休息日他们都用来进行策略研究,在实验室里从天亮待到天黑。
就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两人突然想起,守门机器人的程序可能还有一些因素没有考虑到,于是,不顾寒冷和突变的天气,两人从床上爬起,重新研究起了程序,“这个程序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一大串,如果有一个错误,就有可能引起成百上千个错误,牵一发而动全身。”刘晨说道。就这样,一直到凌晨五点,两人才结束了所有的调试,确定没有问题,才舒了一口气休息去了,一个多小时后,两人就又精神百倍地赴赛场参加比赛了。就是靠这种踏踏实实的态度,这两人组成的“梦之星”队一路过关斩将,夺走亚军。
(记者 付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