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三峡旅游新格局呼之欲出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三峡旅游新格局呼之欲出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11/3 0:15:5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新华社重庆11月2日电 伴随三峡蓄水和交通条件的改善,一些人迹罕至的景区与长江的距离“近”了,但浏览这些景观仅凭乘船难以实现,越来越多的人弃舟登岸,饱览美丽的三峡景观。三峡蓄水后,三峡游正在由“水上游”向“水上游”和“地上游”并重转变,三峡旅游新格局呼之欲出。

  重庆巫山县旅游局副局长覃麟告诉记者,自前年以来,巫山县从陆上而来的游客每年递增20%,尤其是每年12月红叶节期间,自驾游客人纷至沓来,大小宾馆生意火爆,有的游客只能在江船上歇息。更重要的是,许多游客已不满足于乘船游览,比如观赏红叶,乘船游的感觉完全比不上登山游,游客们攀爬于红叶烂漫的山间,不仅能近观红叶,还能感受登山的乐趣。

  曾经“养在闺中人未识”的风景区,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在三峡库区“地上游”。在距重庆云阳县70公里的大巴山深处,有一座名为龙缸的国家地质公园,喀斯特地形极富特色,在山中央突然凹进一个绿色的巨型大洞,洞壁直立,酷似一个茶缸,如今县城与龙缸间的公路已建成通车,正等待游客的光临。而具有同样风格的老景区奉节天坑天缝,长期以来由于交通条件恶劣,从奉节县城乘车过去至少需要4个小时,导致门庭冷落,如今交通条件大为改观,使人气增加不少。

  交通是三峡库区构建旅游新格局的重要保障。三峡库区是一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但由于库区交通建设滞后,公路不畅,山道崎岖,长期以来,游人多乘船游三峡。如今,重庆42条县际联网公路已基本建成,其中不少分布在三峡库区。正在建设的渝宜高速公路重庆至巫山段有望于明年建成通车,通车后重庆至巫山的车程将由8个小时减至5个小时,而且游客再也不需要在令人生畏的盘山公路上乘车旅行。此外,巫山县将于今年底开工建设一个支线机场,未来还可能与中原地区修通铁路,库区“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状况将彻底成为历史。

  重庆市旅游局一位负责人认为,三峡蓄水后,从重庆到宜昌的乘船三峡游依然是一条国际黄金旅游线,但三峡库区“地上游”也会全面发展,逐渐兴旺。旅游业是三峡库区最重要的产业,发展“地上游”,更能带动库区经济发展,更能促进三峡移民稳得住、逐步能致富。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