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文体新闻 > 考古队工地上“抢”文物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考古队工地上“抢”文物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10/11 23:55:4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经勘探,夏郢孜西路与市东西部第二通道上有大批汉代古墓葬,为了不影响淮南城市大建设的进度——考古队工地上“抢”文物

      淮南城市大建设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经勘探,夏郢孜西路与市东西部第二通道上有大批古墓葬,为了不影响大建设工程的进度,淮南市博物馆考古队从9月初开始,抢救性地勘探、挖掘文物。截止到10月9日,他们抢救性挖掘古墓19个,其中石椁墓1座、砖室墓3座、土坑墓15座,一批铜器、陶器、瓷器及石制品出土。这些文物2000年前葬于地下,保存着汉代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和文化特色。

      10月9日上午,记者随考古队来到古墓现场,第13座古墓上的泥土被一锨一锨铲去,石棺墓的青石板被几人合力慢慢移开,西汉晚年——东汉初的墓葬初露端倪,轻轻铲起泥土,石棺棺头隐约可见随葬品,经考古队员扫描仪似的一点一点挖掘、清理,一套保存完整、精美的红陶器皿破土而出。大红陶壶、小红陶壶、红陶鼎形器、红陶杯、红陶井、红陶盒、红陶灶,红陶组合器下出现了连弧纹铜镜、铁削,考古队员像呵护婴儿般精心将其周围的泥土拨开,轻轻将铜镜捧起。正在参加挖掘古墓的淮南市博物馆馆长沈汗青对记者说:“出土的这套完好的红陶组合十分难得。这几天挖掘了19个墓葬,出土了40多件保存完整的铜器、陶器、瓷器等和600余枚秦汉钱币。这些墓葬形制独特、历经千年,且能将当时的丧葬礼俗的信息完整再现,是全市近年来的重要考古发现。”沈馆长接着告诉记者:“此前,我们挖掘出的8号墓葬,是近年发现的最完整的砖室墓,时代明确,同时,出土了陶盘口壶1件、红陶壶2件及王莽时期的大泉五十铜钱20枚。”

      据了解,此次考古工作刚开始时,考古队在夏郢孜西部砂石里的黄孤堆上挖掘出一形制比较讲究,有木道、甬道、主室、耳室的砖室古墓,出土了6系直腹青瓷罐,形制比较独特,十分罕见,初步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图一:考古队员正在精心清理出土文物
    图二:一套保存完整、精美的红陶器皿破土而出

(记者 张芳 摄影报道)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