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时政新闻 >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升级适配度
 排除隐患构筑食品药品“安全墙”
 对于纪念活动要加强监管
 与古人做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
 “红娘奖”让青年人才留人更留心
 涵养营商环境“清新空气”需久久为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
【字体: 】 发布时间:2009/7/24 0:41:04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召开十七届四中全会
讨论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新华社北京7月23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天召开会议,决定今年9月在北京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会议还研究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

      会议认为,党的建设是党领导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根据自身历史方位和中心任务的变化,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取得巨大成就。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认真总结党执政以来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深入分析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会议强调,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的建设总体部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进一步把党建设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信心、齐心协力、共克时艰,认真落实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企稳向好势头日趋明显。扩大内需对促进经济回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工业生产回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继续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作取得积极成效,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突破。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仍然很多,经济回升基础还不稳固,国际国内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把困难和挑战估计得更充分一些,宏观政策取向不能改变,调控工作不能放松,调控重点更加突出。在保增长中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深化改革开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中为经济社会发展积累和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会议指出,下半年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全面落实和充实完善刺激经济的一揽子计划和相关政策措施,巩固经济企稳回升势头,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

      会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团结一致,振奋精神,改进作风,狠抓落实,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要保持内需较快增长,着力扩大消费需求,优化投资结构,继续发挥好投资对拉动经济和调整结构的重要作用,坚决控制盲目重复建设;加强农业农村经济,力争全年粮油生产再获好收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科技进步和创新,积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新兴产业;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推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改善中小企业发展环境,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努力稳定对外经济特别是外贸出口,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推动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做好财政和金融工作;完善社会管理,把握舆论导向,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理群体性事件,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敌对势力破坏活动和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沈国冰)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