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重疾小伙平兆刚走进江苏教育台《家春秋》栏目,讲述他的幸与不幸——说吧,让心更坚强

淮南小伙平兆刚,因为身患重疾,他过早的历经了病痛的磨难,也因为患病,他结识了一群陌生却热情的爱心之士。2009年5月,他带着感动应邀前往南京,走进江苏教育台《家春秋》栏目,录制了以其为主人公的一档访谈节目——《给我一点爱》。6月11日节目正式播出,平兆刚在屏幕上动情地诉说着患病以来,他在陌生人的爱心扶持下一步步成长,坚强起来,并学会关爱他人的经历。
《家春秋》是江苏省教育台开办的一个讲述老百姓故事的栏目,2009年初,《家春秋》栏目组从网上得知了平兆刚的事情后,想以媒体的力量呼吁社会帮助一下这个生命不息爱心不停歇的小伙子,于是在《家春秋》栏目编导黄吟的安排下,5月21日中午,平兆刚坐上开往南京的火车。在休息了一晚后,栏目组安排平兆刚到江苏省脑科医院,免费为其做了脑部的核磁共振等多项检查。几位专家经过会诊,得出了让人欢喜让人忧的结论:以平兆刚这样的情况,能和病魔斗争近十年脑瘤还未恶化,简直就是一个奇迹;让人担心的是,平兆刚脑部的积水需要尽快转移,否则对病情十分不利。可单纯去除脑部积水的手术费用就将近5万元,对于家境贫寒的平兆刚来说这简直是天文数字。
带着医院的检查单,5月22日当天,平兆刚走进了《家春秋》演播室,在现场陪伴他的有淮南广播电视局《故事现在说》栏目的记者汪刚及淮南平凡志愿者爱心车队的队长宋士平。三个小时的时间里,主持人和平兆刚聊到了疾病,聊到了亲情,聊到了友情。
在镜头下,平兆刚讲述了他的故事:今年27岁的他,在父母离异后一直和80岁的奶奶相依为命。他患上了罕见的“水母细胞瘤”。平兆刚所在单位几次捐助,可钱花光了,病却不见好转。面对巨额的治疗费,平兆刚想到了妈妈。然而,面对儿子的几次求助,其母却和他签了一份协议——1.5万元买断母子情。平兆刚哭着签下了这份协议……
2008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机会,淮南平凡志愿者爱心车队得知了平兆刚的事情,他们为平兆刚拉开了一场爱心接力:送他去医院看病;为他募集医药费;逢年过节,为他送去米面粮油。平兆刚说,是这群人让他看到人世间的另一种爱。他在被爱的同时产生了关爱他人的想法,并付诸行动。2008年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平兆刚也掏出100元钱捐赠给地震灾区,他说,“虽然我身有重病,但只要我活着,我有能力,就会去帮助别人。”被爱是幸运的,能爱别人是幸福的,平兆刚用微薄的力量给他人送去爱,感受着幸福。
节目播出后,每个关心平兆刚的人都鼓励他,继续不懈地与病魔斗争,大家会一直陪着他。
图为平兆刚(左一)在《家春秋》栏目录制现场。
(记者 王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