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民生新闻 > 思政课堂“走新”更“走心”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思政课堂“走新”更“走心”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18 7:43:46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思政课堂“走新”更“走心”
——承延乔精神之光探皖地红色根脉

(通讯员 吴跃明 摄影报道)近日,淮南市第十五中学组织九年级200余名师生赴安庆市岳西县、桐城市,开展了为期两天的“承延乔精神之光,探皖地红色根脉”跨区域研学实践,活动将思政课堂从校园搬到革命旧址与田间地头,打造了一堂生动的“行走的思政课”。

师生首站来到大别山烈士陵园。在巍峨耸立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敬献花篮,深切缅怀革命先烈。随后,大家聆听了程雄等英烈事迹,参观了“初心与使命”展陈馆、王步文烈士故居及红二十八军司令部旧址。一件件实物、一幅幅图片,系统再现了皖西地区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史,让同学们深刻体悟“坚守信念、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

次日,研学活动聚焦传统文化与劳动教育。在岳西桑蚕文化实践基地,学生们走进桑园和缫丝车间,体验“蚕丝扇制作”非遗课程,从抽丝剥茧到绘制团扇,全程动手完成作品,近距离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当日下午,师生走进桐城“六尺巷”,齐声诵读《让墙诗》,在“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历史典故中涵育谦和礼让的品格。

返程途中,同学们认真撰写实践日志、交流心得体会,将两日所见所闻转化为成长印记。

该校执行校长表示,学校将持续推进跨区域研学,整合优质红色资源与传统文化资源,打破课堂边界,不断拓展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