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孙鸿)看病省钱、就医省心,是老百姓最朴素的期盼。日前,记者从市医保局获悉,我市近年来围绕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打出一套以医保支付改革为核心的“组合拳”,通过巧做“加减法”,努力让群众的健康获得感更加充实。
做“减法”,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改革的着力点首先放在直接降低看病成本上。我市通过加入跨区域采购联盟、开展市级药品耗材集采,有效挤压价格水分,仅低值耗材联动降价一项,预计年均为患者节约资金1200万元。同时,主动对68项检查检验项目价格“挤水分”,全年共计降低费用3765.46万元,让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花费的下降。
做“加法”,提升医疗服务价值。在降低物耗费用的同时,改革着力于“提技增效”。我市动态调整了护理、麻醉、手术等33项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服务价格,让医生的辛苦劳动获得更合理的回报。这一“减”一“加”,优化了医院收入结构,最终目的是引导医院和医生回归治病本源,通过提升技术服务水准来赢得发展,让患者享受到更优质的诊疗。
强“支撑”,优化百姓就医体验。改革不仅关乎价格,更关乎整个就医流程的顺畅与便捷。为引导患者有序就医,我市对部分病种实施异地就医差异化报销政策,鼓励常见病在本地解决,让宝贵的医保基金和优质医疗资源能更高效地服务本地疑难重症患者。此外,医保基金预付、结算拨付提速等举措,缓解了医院垫资压力,使医院能将精力集中于改善服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市三、四级高难度手术量增长超30%,这意味着更多重症患者无需辗转求医,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治疗。
一套政策“组合拳”,打出了民生实惠,也激发了医院活力。我市通过医保改革这一杠杆,正努力撬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让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更轻、体验更优、保障更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