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调解室”搬田间 护航秋收秋种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调解室”搬田间 护航秋收秋种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14 8:21:3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这地我种了二十多年,边界就在这!”“边界是你说了算?当年分地的档案记录得一清二楚!”近日,凤台县李冲回族乡两户人家因土地边界问题产生纠纷。原来,随着多年耕种和地貌变化,两家土地原有边界标识逐渐模糊,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当前正值秋收秋种关键期,农时不等人,双方吵得面红耳赤,影响耕种节奏。

接到村民反映后,乡“田间调解室”迅速响应,这支由乡平安办、乡纪委、乡农经站组成的调解队伍,第一时间携带测亩仪、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和历史档案奔赴现场。到达田埂后,调解员先拉开争执双方,安抚情绪,对整块土地进行精准测量,对照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上的四至范围、面积记载,逐一核对地块坐标。现场专门邀请地块四周的老邻居、当年参与分地的老干部到场作证,经过近4个小时的“实地测量+档案核对+邻里佐证”,逐步还原了土地边界的原始情况,调解员拿出测量数据、档案记录和证人证言,向双方摆事实、讲道理。调解员为群众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相关规定,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划定边界,引导双方互谅互让,最终签订调解协议,彻底化解矛盾。

“一亩三分田”看似小事,却关乎群众切身利益、乡村和谐稳定。针对农忙时节土地边界、流转承包、灌溉用水等矛盾高发的特点,李冲回族乡组建“田间调解室”,推动乡干部、村干部、调解员等力量下沉一线,将调解阵地搬到田埂上、农户家,以务实举措为秋收秋种保驾护航。李冲回族乡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完善“田间调解室”机制,推动其从阶段性服务向常态化服务转变,成为预防化解乡村矛盾纠纷的长效抓手。   

 (记者 朱庆磊 通讯员 闪磊 刘俊杰)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