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淮南要闻 > 深耕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创造乡村优质生活空间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深耕人居环境整治 绘就和美乡村新图景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11/13 10:06:49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过去村里路难走、垃圾多,雨天一脚泥,夏天臭水沟冒味。现在水泥路通到家门口,傍晚能沿着景观绿道散步,垃圾有人管了、厕所卫生了、道路整洁了。”提起村里环境的变化,八公山区山王镇工农村的小蔡高兴地说:“在村里住着可舒服了!”

近年来,山王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围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重点任务,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修课”和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答题”,聚焦整治重点和薄弱环节,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常治长效。

坚持多元联动,打好人居环境整治组合拳

山王镇强化组织领导,高标准推进环境整治提升。以镇、村(社区)为牵头主体,联动物业、环卫公司协同配合,通过“单周反馈、双周整改”工作模式形成高效推进闭环,成为核心亮点与可推广经验。同时,将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志愿服务、主题党日等活动,在全域开展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落实属地责任,各基层党组织书记为辖区人居环境整治第一责任人,镇党政班子成员包村(社区),村(社区)“两委”包组,党员、村(居)民代表包户,倒排工期,挂图作战。

该镇坚持“镇级驱动、村级推动、群众主动、自治共建”工作原则,制定长效管护方案,把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严格执行,利用广播、公开栏、微信群等形式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对于无劳动能力或弱劳动能力的群众,由村(居)委组织力量帮助清理。鼓励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用好“积分制”,引导群众自觉做好房前屋后清洁、“门前四包”工作,守好“卫生文明线”,在全镇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比着干、干群齐心干”的良好局面。

做好“文旅+”文章,奏响互融互促“协奏曲”

深化“多业态”融合,加速释放乘数效应。山王镇以绿色观光农业为支撑,探索发展新业态,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完善果园采摘,增加亲子游、观山苑露营、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通过举办美食季、牛肉汤节等一系列活动,融合餐饮、娱乐、土特产伴手礼等功能模块,延伸产业服务链条,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美丽经济”扮靓“美丽乡村”。该镇不断健全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绿化景观环境,改造健身器材,打造便民出行的景观绿道,推动乡村旅游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同步发展。引导广大群众摒弃陈规陋习,向脏乱差问题“开刀”,向不文明现象“宣战”。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组织志愿者劝导违规停车行为,为重点户维修围墙、打扫卫生,清理环境。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各类环境整治活动150余场,参与群众超1800人次,清理各类垃圾210余吨。

“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脸面’,更是群众幸福生活的‘底色’。”山王镇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锚定乡村全面振兴总目标,以党建引领强化统筹协调,聚焦“产业兴旺、文明淳朴、共建共享、自然生态、和谐有序”的总要求,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努力将山王镇打造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切实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通讯员 唐倩 记者 何婷婷)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