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首页 > 法制新闻 > “屏对屏”现场办案 半天化解企业心结
q
 怀新平系列言论专栏
 建好数字生态赋能中小企业
 营造呵护民企干事创业好环境
 以更高标准推进生态修复治理
 加力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营造直播带货良好生态
 重视城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
“屏对屏”现场办案 半天化解企业心结
【字体: 】 发布时间:2025/9/5 10:04:13   【打印】【关闭】
  1、凡淮南日报社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淮南日报社所有,任何网站和媒体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2、已获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本网作品时必须注明“来源:淮南网”和作者名字;3、对违反以上两条声明的网站和媒体,淮南日报社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记者 廖凌云 通讯员 陶志宜)近日,田家庵区人民法院涉企审判团队以“技术官”式精准调查结合“下沉”式现场调解,仅用半天时间,成功化解一起陷入僵局的买卖合同纠纷,实现“纠纷就地解决、矛盾不上交”。

该案原告为某建材商贸公司,被告林某因卫浴货物供货数量与原告产生严重分歧,坚持认为货物短缺影响施工进度,并因此拒付剩余货款。庭审中,承办法官发现仅凭书面证据难以准确认定事实,遂启动“技术官+下沉式”调解机制,组织双方当事人共同前往工地现场进行调查核实。

法官借助屏幕共享技术,实时连线外地项目经理,同步对照施工图纸、交货清单与签收记录,逐项核对货物型号与数量。通过依照图纸标注区域清点未安装货物,并将实物与签收单细致比对,最终查明问题实质:部分货物因型号误差未被使用,而非整体数量短缺。

在事实清晰的基础上,法官现场组织开展调解,从减少损失、维护合作的角度出发引导双方协商。最终达成一致:被告支付绝大部分无争议货款,原告自行收回剩余未使用货物并承担运费。为彻底实现案结事了,法官督促当事人当场履行。一小时后,运输车辆抵达工地,剩余货物经清点后装车运离,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项目经理感叹:“法官能来到工地,把事实查得这么清楚,半天就解决了问题,实在出乎意料!”原告公司负责人也表示:“法院办案扎实高效,现场解决问题,为我们企业节约了大量时间和经济成本。”

(责编:汤宁  初审:孙继奎  终审:张斌)

|
|
|
|
|
|
|
|
|

皖ICP备07008621号-2 皖网宣备3412015007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4120190007号 
主办:淮南日报社 版权所有:淮南网
如果你有任何意见或建议请与我们联系E-Mail:huainannet@163.com 
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站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淮南网"。
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感谢您对淮南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