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廖凌云)5月28日下午,淮南高新区“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建设项目在淮师附小山南校区正式启动。
近年来,淮南高新区将科学教育作为区域教育发展的核心战略,构建起“高校+企业+科技场馆+学校”的横向联动机制。通过整合安徽理工大学、淮南师范学院、淮南新能源研究中心、安徽省青少年活动中心、科大讯飞、中国电信等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术企业等资源,建成了科学教育实践共同体。全区20所中小学校实现“双科学副校长”全覆盖,即除学校安排的科学副校长外,淮南高新区还为每所学校至少聘请了一名高校教授、企业专家或博士后担任的校外科学副校长,向中小学生普及所在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架起校园与科研领域的桥梁。
据介绍,此次启动的淮南高新区“淮畔课堂”科学教育主题系列课程建设项目覆盖淮南高新区所有中小学,为期2年。课程深度融合淮南本土文化资源与科学教育元素,共有六大主题系列:“煤海探秘”探索煤炭工业文化中的科学原理,“豆腐工坊”结合非遗技艺开展科学探究,“淮南子探奇”挖掘古代典籍中的科学智慧,“芍陂水韵”研究水利工程与生态科学课程,“楚文化探秘”从考古发现中学习材料科学,“成语实验室”通过语言科学训练创新思维。